如果有了明确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事情了。
一节课40分钟能做的事情确实有限,但只要目标确定了,用了合适的方法也可以创造无限可能。
今天上午第1节课,班里学生并没有习惯性的站起来朗读课文做上课准备,确实有点意外。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第一节课,总有那么一些人昏昏欲睡,或者是说根本就没有睡醒。但是全体同学都一反常态——睡眼蒙眬,确实不多见。以至于我还以为看错了时间……
进班之后,学生可能也很尴尬,课代表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确实有点困。”高三的睡眠确实不充足。但也不能焚膏继晷,毕竟课堂上还是需要保证精力的。
既然已经如此,不管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状态已经不足够好是既定的事实,现在要解决的并不是他门困的原因,而是如何解决困意,完成今天的有效教学。
让学生站起来朗诵《劝学》,选择《劝学》这篇文章,一是为了让他们清醒,二是为了让他们明确一下学习的目的。趁此机会我迅速的调整今天的课堂流程。原来准备前15分钟进行讲解重难点,看现在这种状态是不可行的了。
古文讲解又是词类活用本来就有些枯燥,再加上他们的状态如此,效果不会好,于是就开始换一个方案。因为之前已经让他们对必修三必修4的词类活用进行了总结,所以现在让他们以小组的方式来总结一下词类活用的规律性的方法,能知道多少总结多少,并且举出例子。
班级里一顿时活跃起来了,一是关乎着小组的荣誉,二是可以不总是被动的接受,因为有时间限制,所以他们迅速的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投入了战斗。这也可以锻炼组长的排兵布阵的能力,如何让每个成员都发挥他自己应该有的作用也是有技巧的。
准备时间15分钟,分享时间15分钟。最后又小结7分钟,一节课还有一首歌的时间。
整节课紧张而有序。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几种词类活用的判定方式,并且能够举例分析,挺好。
最后在他们喜欢的歌声中布置了作业:让每个同学找到三个不同的词类活用的例子明天课堂分享。不只是分享例子,还要分享判定词类活用的方法。
让学生动起来,知识才能活起来,能力才能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