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动”,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是刀哥的解词,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解词,从此便记下,从此也会琢磨。
现在,这个解词,演变成了我的课堂信仰:课堂需要生动,需要让学生“动起来”。
01身动
身动,很好理解,就是要身体要动起来。
首先,知道上课铃一响,就需要把身体放进课堂,并且安静的等候上课。关于这一招,我们学校有好几位老师能做到,只要是他的课,学生首先从行动上就很重视,上课铃一响,便乖乖的回到座位上静息等候。
其次,就是课堂上该动手的要动手。该写字的时候要写字,该朗读时要朗读,该操作时要操作,该移动位置时要移动位置。不能一节课都让学生规规矩矩坐着,如果让你坐那么久,你也会受不了的,更何况是小孩子呢?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更不可能让他们一动不动坐一节课。现在,想想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太像课堂,才导致了课堂没有吸引力。如果课堂上多点身体动起来的学习活动或学习游戏,小孩子一定是很喜欢的学习的。
02思动
思动,顾名思义就是思维要动起来。
可是,思维是隐含在大脑里面的,怎么能证明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便是老师的教学设计。
比如,是否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主。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一讲到底,这样的课堂只能培养出被动学习的学生。或者,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遇到一些有挑战的问题,或者预设之外的问题,老师一概不理,采用迂回战术,久而久之,老师的课堂必定会丧失吸引力。
比如,老师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否是开放的,多元的,深度的。如果老师的问题都是问:是不是,对不对,学生的思维自然就没有动的空间。
再比如,老师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否是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是否不同的孩子在你的课堂上都能思维动起来。对于大多数孩子都会的内容,课堂又该往哪里走,对于小部分孩子不懂,又怎么去教学。老师需要对所教授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要真正做到思动,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所有思考,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激发他们自主参与学习,才是学习的王道。
而真正的思动,是在思维的一静一动之间,形成体系。
03互动
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也不是优生的天下,而是一部多声部合唱。因此,这里的互动有两层含义。
一是师生互动。老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但这个互动需要以尊重和欣赏为前提,传递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事的方法。并且,老师眼里要有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才能所有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
二是生生互动。是学生之间自发本能的互动,聚焦某一个问题或知识点,因为他们的话语系统基本处于同一层次,交流起来更有效果,他们的互动会形成一个网状,也会形成一个螺旋状。这样的话,课堂上才会少一些“沉默的大多数”。
好的课堂,是互动中有尊重,是互动中有深度,是互动中有顿悟,是互动中有“登山”的体验。要做好这个互动,需要老师舍得让出讲台,并能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追问和评价,将互动的场域升级。
04心动
当然,让学生心动的课堂,或者让老师心动的课堂,是最高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你总是充满了期待,总是能在某个地方点燃你某处敏感的神经,并带来美好的体验。
每次听万老师的音乐课,我都会被感动得流泪。或许是因为音乐的缘故,更多的原因是万老师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引领,总是将音乐的理解和内容的设计恰到好处的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心动的课堂,他自然就会身动、思动、互动,最后达成主动。
让学生心动的课堂,老师除了个人魅力还需要专业魅力。《大宅门》里的景琦从小顽劣,气走了很多私塾老师。但季老师就有本事“收复”他,一是第一次去教室时,知道景琦在门上做了恶作剧,便让景琦出来,开教室门自然是景琦被泼了一身墨水。二是景琦想学武功,季老师说要要先学文化课。景琦问为什么,季老师掏出一本书,景琦随便翻一页,季老师都能自如的背下去。这样的老师自然也就让顽劣的景琦醉心学习。
用上面四条来反思自己的课堂,还相去甚远。好在,每天都可以在课堂上去实践,让自己的课堂品位升级,让学生受益,我也跟着受益。
所以,现在可以每天反问自己:今天,你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