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15-龚佩祯
这两天都在读袁晓峰老师的书,娃也跟着我读《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这个绘本讲的是一个爱吃的包子的小朋友如何与妈妈斗智斗勇,千方百计吃到包子的故事。绘本作者袁晓峰,绘图顾强龄。
这个孩子叫毛毛,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包子铺,里面的人都在吃包子,各种各样的馅,香气四溢。他回家就对妈妈说,我想吃包子!妈妈没留意他怎么突然想吃包子呢,就告诉他,桌上有蛋糕,今天妈妈做了海鲜,让他先吃个冰淇淋等,小毛毛全不干,找了一大堆的理由,最后终于吃上了包子。
看完这个故事,我只觉得,这孩子的情商好高啊!知道自己的需求,懂得表达,不生气不吵闹,就和平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真是太棒了,这是多吃包子情商高吗?哈哈!
这个绘本不但故事性强,也充满童趣。比如毛毛说,蛋糕明天再吃吧!如果不吃就让我变成青蛙!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变成青蛙王子,多好啊!很多的包子,想吃就吃!
除了绘本里本身的故事外,这个绘本还隐藏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包子爷爷讲的故事,都是一些经典绘本,其中就包括《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好的绘本就是这样,不光给你讲一个好故事,还给你带来很多的惊喜,激发孩子读书的乐趣。
故事的最后,毛毛长大去国外留学了,有一天妈妈打电话说,等他回来外婆给他包包子吃。毛毛看着那些外国朋友们,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好主意,请他们吃包子!
故事的最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吃上了包子,我们怎么知道呢?秘密就在封底后环衬,各种发型、长相、年龄的外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包子,这也和前环衬中国人吃包子的情景形成对比,说明包子这种传统美食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吃包子不是吃包子,它代表着外婆对家人的爱,代表着浓浓的亲情,更代表着家人间真情的传承,美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烙印。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冷冰冰的口号,而是一个个生活中的记忆,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再次向做出这么优秀作品的袁晓峰老师和出版团队致敬!
PS :刚才讲完故事,宝宝让我给他做包子,这大半夜的,说的我也饿了。我说我不会做,宝宝还有模有样地教起我来,看,这是放好了馅正在捏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