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了3个小时把这本书读完了,好久没这么读书了。开始的时候属于精读,到后来的部分,我直接就大体的略过一遍。好像3个小时中前两个小时的时候,我都在读前30页最后一小时来看后面一部分。不是说我阅读快了,只是后面的一些是作者对他的儿子的书信。我没有去细看。所以我就侃侃前面的吧。我在这里面看到最多的就是笛卡和他的《谈谈读书》,或许是作者在四十岁左右读这书的时候,对他印象很深吧。他对于一些阅读的看法,我确实很受启发。说的也正是事实,就像他在中间部分说,我们上学读书20载,只是埋头在课本与考题之间,从没有有计划或有规律的去读我们真正需要的书,而是在踏入社会之后才懂得开始去汲取。或许因为我也是在这无数青年中的一员吧,所以我对此印象特别深。还有的就是他说的关于小学时期,平时作业会快速完成,而假期会拖延的那个问题,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相信你们看到也会回忆起自己放假在家除了干点活之外是否全都是在玩呢,或许你是那个个别人。但是大部分的人,在那个时候还是玩一个假期,然后临近开学急忙补作业,很快拿下,或者回学校去抄写别人的。
在这本书中我记忆深刻的也就那么几个片段,或许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关注点也不同,看到的肯定不一样。虽然这本书很薄,后半部分又是给他孩子的书信,但是不可否认这本书还是很有料的。我算是认真的读了一半吧,中间记下了几个片段,效率还好吧,或许是因为最近改变了。不过这个时候的我读这本书还是挺适合的,起码就读书这个事,他教给了我一些方法。或许很多的方式我现在可能不会用到,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增加,以及视野的改变,都可能会让我用到一些技巧或方法。分享一下我在里面摘抄的一些东西。
笛卡儿谈了谈他的四个方法,原话就清楚明白,真的是“谈谈”:
1、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2、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份,以便一一妥为解决。(英文译本中则强调切分的“部份”越多越好。)
3、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4、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主题阅读”至少包括两个要件:
1、你要有“某个问题或疑惑激发你强烈的好奇”。
2、所以,你要“同时阅读许多种书籍,参考许多资料,有能力找出一个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