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春秋时卫国朝歌人。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鬼谷子》一书则是其后学者根据他的言论整理成的,被完整地保存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了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鬼谷子声名远扬,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的智慧,另一方面就要归功于他的第子们了。
“捭阖”是《鬼谷子》的第一篇。捭阖本是就开关门户而言:捭指开启,阖指闭藏,两者是对门户施加的一组相互对立的动作。在鬼谷子的思想体系中,“捭阖”是一对极为重要的哲学概念,既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是纵横家进行游说活动的根本方法。
鬼谷子在捭阖中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究其根本就是要“守司其门户”。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遵循天下兴亡之道。在《孔子闻麒麟而泣》这则小故事中,也表明了圣人或者说是出色的人,无论从事哪一方面,都要有从事物微小的迹象中得到事物走向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在《老子论柔能克刚》中也表明弱柔生存,不偏不倚的道理。等均是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精通普通人的思维变化,善于把握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也即守司其门户。
在掌握“兴亡之道”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目标,充分认清自己的能力,采取灵活多变的处世之道。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鬼谷子认为,我们就要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能做到这点就需要全面的了解别人,只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别人,才能顺乎自然的加以驾驭,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鬼谷子也论述了说话的基本原则,好事要先说、公开说;坏事要后说、私下说。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人性”两字。谨言慎行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为人处世,要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别人对你推心置腹,你就要充分了解别人,尤其要了解对方的志向。否则,你就难免遭遇曲高和寡的悲凉,或对牛弹琴的尴尬。
鬼谷子的捭阖之术,归根结底,是要琢磨对方,然后再想对策。这也是达到趋利避害的有效途径。将于我有利者关于内,将于我有害者关于外。
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认的。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词非儒家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