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认为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大普世法则:线上——谦逊和爱,线下——恐惧和骄傲。当你做一件事是出于谦逊和爱的的时候,是对他人和对自己有帮助的;而如果是出于后者,则会遇到很多麻烦。
2.了解谦逊与爱,第一个是基于勇敢的谦逊,即专注于个人成长。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不是质疑他人,而是问问自己当前得出的结论是否是个人的偏见,用敞开、空杯的心去接收。第二个是成长驱动的爱,即专注于他人成长。当你希望别人变得更好,希望别人跟你一起成长,这个时候你对别人有爱;了解恐惧与骄傲,自我驱动的骄傲,专注于自我抬高。而我们常常在生活与工作中在这事上耗费大量的精力,这个“我”太强大了,不能被别人看不起,于是开始斗争、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中痛苦、烦恼。第四个叫做自限性的恐惧,这个是因为我们专注于自我保护。就是“这件事我不敢做、我不能做、我无法配合”,永远处于守势的状态。
3.所有“线下”的行为都是处于不安全感,不安导致恐惧,恐惧不被允许就产生了骄傲,骄傲导致否定他人,而否定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无效的,就很难有收获。而“线下”的行为则是从勇气出发,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谦逊地出发,同时谦逊带来爱与慈悲,我们接纳自己,我们也把别人还给他们自己,我们希望别人好,也允许别人更好。
4.境随心转,心不染万境。环境是客观的,而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因人而异,所以是主观的。客观的无法改变,但主观的感受却是完全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他们就像乌云,但太阳依然存在。去感受乌云,知道乌云的存在,也不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太阳。
5.从“线下”调回到“线上”,先让自己的身体放轻松,发现他人的优点,让头脑松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状态才能缓解。第二种方式是道歉,《老子》中有句话“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你能够给因为你的恐惧和骄傲而遭受伤害的人道歉,那你就能立刻回到“线上”的状态。
6.十六种做事的风格
谦逊带来诚实守信、乐于改变、值得信赖、追求成就。
爱:欢迎他人来自己的世界,也愿意进入他人的世界;鼓励他人;助人成长;真诚地发自内心共情他人。
骄傲:冷嘲热讽他人;争强好胜;把持控制;过度努力。
恐惧;寻求认同;容易动怒;依赖他人;躲闪回避。
7.行为=情境+思维。环境的刺激是很重要的。而触发行为的本质是思维,诱因、模版、“小我”相信的“真理”成为了我们思维的习惯。为什么会有模版呢?因为人的大脑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省力,也是思维的懒惰,大脑不愿意认真地分析每一件事,这样会很累,所以我们就在大脑边缘系统中储存了很多的模版,所以当某个人、某件事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立刻给他归类,得出一个自以为正确的结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多读书,多走路的原因,我们能见到更广阔的天地,遇到千差万别的众生,再回头反观自己,懂得谦卑,时刻提醒自己回到“线上”,因为模版都是固化的、模式化的。
8.除了这些模版,我们经历过的事情还会带来三种结果——空洞、伤口和黄金。空洞就是匮乏,渴望得到又不敢得到,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搞砸,然后继续空洞。伤口就是我们被他人攻击的地方;黄金则在拐弯处,也就是说你受过挫折、受过打击,但这个地方一定有黄金(即礼物)存在。人生在遭遇重大失落的时候,往往最容易顿悟。这也是人生淘金的过程,问问自己:你人生当中的进步、好事、挫折、、哪本书、哪个人、哪句话启发了你。
9.完美主义者的内心“真相“(限制性信念):只要没有做到最好,这件事就是失败的,我再也不会犯错。然而,当她心中坚持着这个信念的时候,她会活得特别自制,相当痛苦,类似给自己搭了一个牢笼,把自己关了进去。事实上,不犯错的人生是很无趣的,因为成长停止了,攀登停止了。站在一个更高的意识维度来说,对错也是非常主观的判断,什么算对,什么算错,谁能说个清楚呢?
10.六把锤炼性格的钥匙
勇敢面对自己;勇于尝试新事物;勇敢面对他人;学会宽恕;学会感恩:每天记录下贱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练习冥想和祈祷:要有“停”的勇气,而不是被思维惯性带着走。
11.怎么跃至“线上”
stop,感受此刻的身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breath呼吸,think思考,behave行动。
想一想,如果出于爱,我会怎么做?如果出于谦虚,我会怎么处理?
12.在“线上”的8种风格
真诚可信和乐于改变:当我们的公开象限越大时,就会少了很多包袱,心里没有太多的自我。自尊水平也会提高。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自我更低的时候,其实他的自尊水平是更高的。但是当一个人的自我很高,他觉得别人都需要高看我一眼的时候,其实他的自尊水平是相对更低的。这是第一个,就是知道“我是谁”,这能够让我们真诚可信、乐于改变。
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值得信赖和追求成就。然后少一些担心和控制,人生本来就是不可控的,所以当你试图去控制很多你本来就难以控制的东西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恐惧和骄傲。这个作者说:“‘把持控制’和‘值得信赖’似乎很相似,‘过度努力’和‘追求成就’好像也差不多,但是把持控制和过度努力的行为都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这就是核心的区分,就是你是在很享受地努力,在很享受地做一件事情,还是你在很痛苦的、巨大的压力下做一件事情,这就是这两个象限最大的区别。关键还是看你用怎么样的心去做事。
人际交往和鼓励他人:真正的友谊不需要两个人一样,两个人观点可以完全不同,甚至两个人各为其主,站在不同的阵营,但两个人仍然可以建立超越利益的友谊,这才是真正的友谊。友谊不是去评判别人,也不是讨好,而是尊重和接纳。但这也有个陷阱:讨好。对他人不断的认同,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但这都是处于恐惧,而不是关系中的爱。所以需要是不是问自己:我是在关心他人的成长还是在寻求保护,前者是爱,后者是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