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㉓-㉔
㉓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张问老师,十世以后的事情,还可以知道吗?古时一世指的是三十年,如果以此类推十世,就是三百年,三百年以后的事情,还能知道吗?但是这里的十世,不只是三百年,形容很久的意思,十世以后,很久以后的事情,还可以知道吗?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殷,殷商,夏,夏朝,因是沿袭的意思,殷商沿袭了夏朝的礼,所损益可知也。损就是减少,益就是增加,可知也,商朝沿袭了夏朝的礼,但是有所增减,有的减少,有的增加,这个我们是可以知道的,因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是可以看到的。
比如说,我们现在去读中国历史,每一个朝代的损益,我们都可以知道,比如说礼,从夏商周就开始有,随着每一个朝代,不停地发展到了我们今天,都有它历史发展的轨迹,都是有所损益的,有的在增加,有的在减少,这个是可以知道的。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到了周朝沿袭了殷商的礼,有所增加和减少,这个我们也是可以知道的。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其或,或许以后有其他的朝代,替代周朝之时,虽百世可知也,即使过去一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这句话讲完了。孔子并没有说,十世以后的事情,是不是可以知道,却举了一个例子,说殷商沿袭了夏朝的礼,有所增加,有所减少,这个我们是可以知道的。到了周朝,又沿袭了商朝的礼,有所增加,有所减少,这个我们也是可以知道的。
或许以后还有其他的朝代,注意,这里用的是或许,孔夫子明知会有替代者,但是毕竟还在周朝时期,所以用了个其或,或许还有其他的朝代,替代周朝以后,虽百世亦可以知道,何止是十世可知。
这句话就讲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夏商周三个朝代过来,不变的是礼,沿袭的都是之前朝代的礼,但是变的只是形式,所以有所损益,到了我们现在还在讲礼,我们见面微笑不是礼吗?给人倒一杯水,不是礼吗?我们吃饭的时候讲究座位也是礼,我们见人握手也是礼,请领导先坐也是礼。
所以礼并没有变,追溯到夏朝,到现在都是讲礼,但是有所损益,有的地方在增加,有的地方在减少,仅此而已,但是那个礼却是不变的。
我们现在来学习儒家文化,有的人就会提出疑问,说孔子真的是很厉害,很通达,为何呢?以前那个时候说的话,为什么现在还能通用,因为道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形式而已,仁、义、礼、智、信,孝悌之道,从来都没有变过,变的只是有所损益,不同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我们到了什么时候,都是要讲仁爱之心,都是要讲道德,都是要讲孝悌,都是要有智慧,都是要讲诚信的,只不过讲诚信的形式变了,讲孝的方法变了。
我们举个例子,以前古人讲,父母在不远游,以前要守丧三年,以前父母服药之时,做子女的,要去熬药,要先去品尝,显然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到了我们今天都已经不需要了,但是孝从来没有变过,孝道是没变的,只不过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再去孝顺父母。
在古代之时,想要去做帮助他人的事情,就要去学习从政,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亲民,都要从政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想去做亲民,想去做,帮助他人的事情,不只有从政这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经商来帮助他人,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来帮助他人,我们可以通过救人慧命,来帮助他人,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形式变得越来越多。为何圣贤的文化,可以源远流长,过去了数千年,我们后人还在不停地学习。
因为圣人讲的都是天地之间的大道,都是为人的根本,所以这个根本的道是不变的。只不过在这个道的基础之上,有所损益而已,这个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通常把它总结为道。
《论语》当中有大量的例子,比如说,大車无輗,小車无軏,我们现在可能已经没有了牛车,没有了马车,但是他告诉我们,那个道理没有变过,是告诉我们人无信不立。
比如说以前的礼,九十度鞠躬,现在不需要了,我们现在见人微笑一下,可能就是礼,见人打招呼就是礼,这个礼从来没有变。它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礼貌,孝它是一种美德,我们讲仁爱之心,这是符合大道的。
这些从来都不变,只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以什么样的形式体现出来,发生了变化而已。所以说即使从我们现在算起,未来的百世也不会变,道是不变的。
这里,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学知识,切勿只学形式,因为形式一直在变的,是有所损益的,我们要学其中的道,学其中的理,那个是根本之所在,它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如果我们把知识学死,就会让自己越学越痛苦,有的人学孝,说我也做不到,父母在不远游怎么办?但是我们的孝心,美德不能变,形式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变化的。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是摇头晃脑,之乎者也,就是传统文化了,不是穿上汉服,见人就鞠躬,就是传统文化,这是形式,这个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习惯和形式。到了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道,我们要修为的是自己的内在。
所以切记学反了,本末倒置。本末倒置,我们就会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没有用,是我们没有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反而成了别人眼中的另类。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非其鬼而祭之,祭,以前都是要祭天地,祭祖的,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之情,是用来祈福的。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不是自己家的祖先,却要祭祀,谄媚,谄也,不是自己的祖先却要去祭祀,这是谄媚的行为。
延伸过来什么意思呢?做了自己不该去做的事情,就是谄媚的,见义不为,无勇也,见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的。这两句话,我们再翻译成现在的话语,不该去做的事情却去做了,就是谄媚,而该去做的事情,正义的事情没有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我们讲一个小的故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句话。三桓之季氏去泰山祭祀,这个时候,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做冉有,是在季氏那里做事情的,孔夫子就问冉有,说季氏要去泰山祭祀,你可不可以阻挡,不让他去?冉有说不能。这个时候,我们听完了这个故事,再来看这两句话。季氏去泰山祭祀,这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呢?
古时的泰山,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去祭祀,这就叫非其鬼而祭之,不是你该去祭祀的,不是你该做的事情,你去做了,这叫谄媚。而冉有为何不去阻拦,无勇也。说你没有勇气,你怕他怪罪于你,怕他降罪于你,所以你才见义不为,这是没有勇气的行为。
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小的故事,是为了方便我们来理解这句话,延伸到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古时的从政,还是我们现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都是一样的,不该我们去做的事情,不要去做,不要越礼,不要去做谄媚的事情,即使我们去谄媚也没有用,我们去祭祀了,我们不该去祭祀的,也不会保佑于我们,比如说季氏,即使你去泰山祭祀了天地,怎么会保佑你一个越礼之人呢?
《论语》当中还有一句话,孔子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我们做的事情是不符合天道的,得罪了天地,无所祷也,去哪里祈祷没有用,谄媚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用到了我们的人生当中,也是一样的,不该我们去做的事情,即使我们去谄媚,用现在的话叫攀缘。
比如说,我们去刻意的谄媚别人,又有什么意义,别人也不会高看我们一眼,因为我们在人家的心中,是不对等的,是不匹配的,即使我们去攀缘,对事情的结果,通常也是于事无补的,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告诉我们,堂堂正正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和品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见义不为,无勇也。见到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的行为,所以我们通常说的,见义勇为,就是出自于这里,见到符合正义,符合道义的事情,我们要勇敢地去做,勇敢地去为。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之中立足,都要懂得安守自己的本分,该我做的事情就去做,不该我做的事情不去做。该我拿的我去拿,不该我拿的,我就不要拿。只有这样,我们内心才是坦荡的,才是光明的,不用任何的担忧。
这个时候我们来思考,到底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每个人衡量的标准都不一样,有的人明明做了很多欺骗和欺诈的事情,甚至也没有羞耻之心,还觉得自己挺聪明的。
我们今天骗了一个人,还会觉得很高兴,我们今天出去买了一个东西,忘给钱了,对方由于忙也没有收,我们可能回来还在沾沾自喜,还觉得占了便宜。
所以很多事情,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圣贤的文化,为什么要修行。当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圣贤的文化,不断地修行,我们内在的修养提升了。
这个时候,我们的价值观就会发生变化,买东西不给钱,这样的事情,我于心何安?人家做生意也不容易,可能起早贪黑,如果我不给他钱,对他来讲就是很大的损失。那我们怎么能去做欺骗他人的事情,晚上我可能睡觉的时候,都睡不好。
所以随着我们的学习和修行,修养就会提高,我们价值观就会发生变化,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情,都存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没有人会给我们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论语》当中这句话和从政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了,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安守本分,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什么,你如何才能从政呢?
你如何才能经营好事业呢?你如何才能维护人际关系?当我们自己有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内心有了什么样的标准,我们才会吸引和我们同样标准,同样价值观的人。
如果我们认为,占便宜是一个好的事情,你会发现我们身边都是爱占便宜的人,如果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是要付出的,是要讲仁义道德的,你会发现,我们身边吸引的,也都是讲仁义道德的人。
我们去学习论语的时候,好像总是在顾左右而言他,有人问如何学干禄,孔夫子告诉你,你要提升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有人说我要如何从政,孔夫子又说,你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有人说孔夫子,您自己为何不去从政呢?孔子说,我在推行孝悌之道,我在教化民心;又有人问孔夫子,十世以后的事情,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可以,百世以后的事情,也可以知道。道是不变的,只不过有所增益,形式在发生变化而已。
别人无论在问什么,孔夫子都在回答,我们要抓住道的规律,我们要提升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如此可从政,可做事情,可维护好我们的五伦关系,万事万物都在其中。
到了今天我们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在人际关系的过程当中,不懂得守自己的本分,不懂得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失了分寸,就会失了德行,失了德行,就会失了人心,失了人心,我们的事业自然也就没有所成。
所以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才会发生变化,我们自然就懂得恪守本分,当我们学完《论语》以后,我们自然就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去做的。
如果我们没有去学习圣贤的文化,可能我们的道德标准是很低的,在不断地学习和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的道德标准就会逐步地提升,如此方可知,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