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40+,走出迷雾的森林》9 夫妻需要共同成长,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回应爱
我喜欢追求长远目标的创业者,感觉价值观上很合拍,赚钱也要守住不害人的底线,这才是一个公司一个品牌长久发展的保证。
关于追求卓越就是把享受成长的痛苦当作常态,超越自己的惰性和耐受力我很赞同。
这也是我经常纠结和动摇的原因,因为惰性总会经常拖我的后腿,让我怀疑自己这样辛苦是否值得。
我的内心中经常有两个我在打架,一个我说那么辛苦干啥,放假了躺在家里吃吃零食看看剧多舒服啊;另外一个我说如果自己不求上进,怎么好意思要求孩子假期认真学习呢。
追求卓越的过程就是克服自我惰性的过程,是自我的斗争。
优秀的女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担心的一点就是怕自己的“强势”影响了家庭幸福。
我们的社会文化心理让男人害怕女人强,让女人希望男人比自己强,双方需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即使结婚的时候是男强女弱型,但随着各自的成长,这种平衡状态可能会被打破。
理想的状态是夫妻共同成长。
要么跑得快的一方要拉着跑得慢的一方或者等等对方。
我能想到的共同成长方式就是除了各自专业之外,读一些共同的书,比如历史、文学、心理学这些对人的精神成长有帮助的。
这样两个人即使吵架的时候也是在一个平台上吵,使用共同的语言,否则鸡对鸭讲很难受。
当我们觉得对方有问题的时候,如果用固定的思维就是我遇到了一个渣男,如果用成长的思维就是他可能成长得慢了一些,我怎么办,自己继续跑,还是拉着他一起跑或者等等他。
这个需要抉择。
抱怨其实也不是女人的特权。有些男人遇事也喜欢抱怨。
这是一种应对问题的心理模式。
只是我还没有搞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
总的来说可能是心里有不如意的地方。
这种不舒服就成了一个人的心理背景底色,无论看到什么都习惯性去指责和抱怨。
当然这种习惯性抱怨心理也会对信息吸收进行筛选,他吸收到的一定是符合他的心理预期,可以让他抱怨的东西。
我不知道这是否也是在寻求情感链接。
我们要学会的是辨认爱,抓住爱,享受爱,回应爱。
有段时间因为疫情全家人都待在家里,我们一家三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买菜做饭的事情被三位老人全包了,我们都已经习惯了父母付出的爱,以至于很少表达感恩或者赞美。
反而是如果我们做了一点点什么关心父母的事情,他们却觉得很感动。
我们习惯了享受父母的爱,稍有不如意的地方还会指责和抱怨。
夫妻之间也存在是否会表达爱的问题。
明明是心疼对方,但说出来的话却是指责。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心里不爽,就要把怨气发到对方身上,当然这也并不代表两个人不相爱了,只是已经习惯了。
习惯了享受爱,就会觉得是理想当然,幸福感的边际指数就会降低,就缺少了赞美和感恩之心。
看来有必要对日常生活进行经常性反思,来辨认自己已经得到的爱,然后去有意识回应这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