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前一篇《中年危机的核心原因:你太贵了》。
体制内有没有中年危机?
(1)要看你怎么定义体制内。
(2)要看你怎么定义中年危机。
2
严格意义上,公务员可以算是毫无疑问的体制内。
再宽泛一些,事业单位也会认为自己是体制内。
再宽泛一些,央企国企的员工,也会认为自己是体制内。
前面两条争议不大,关键在于第三条,可能会有争议。有的人认为,央企国企其实是合同制的,并不能算体制内,最多算半个。
算体制内的一半在于,里面的许多制度规范、运行模式,是参照政府机关设置的。有样学样,一旦官架子摆起来,你会感受到官僚的气息,以及形式主义、本位主义。
同时,假如你的级别提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变成了干部,企业也会比照组织部的干部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甚至你还会有机会到地方去挂职锻炼,组织上会对你有培养。
而非体制的一半就在于,毕竟不是前面两类,所以你如果要离开,也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相对贴近市场,收入也会相对前面两类更高一些。所以有一些第一二类的级别比较高的领导,会在退休前到企业里做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拿几年年薪以后再退休。
另外,还有一条,就是看是不是有“终身雇佣”这样的情况。一般体制内,是比照一个人的一生来规划你的生涯的。所以,如果你在企业,你工作一定时限以后(第8年),会获得一份无固定期限的合同。
但是,如果是体制外,一般会想方设法在这个时候清空你的工作年限,避免与你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3
那,怎样才算是中年危机?
我把中年危机定义为,原有的职业预期无法持续下去,又无力改变的时候,那就是中年危机。
体制内的一个特点是,底线与顶线,相差很大。下面给你兜底,上面空间也很大。
如果你进入体制的时候,就是准备混的。那你不太可能遇到中年危机,因为你想在体制里混的时候,还是可以相对容易持续混下去的。
虽然现在有各种作风建设的行动,但是如果你在体制里,做一个小透明,而且你又不作为、守规矩的时候,鞭子是很难抽到你的。
不过,代价就是,你要承受很多你不想要的东西,比如无意义的加班,以及你无法决定的工作。
毕竟,你想躺着的时候,打扫卫生的人,就要不停地让你挪动,因为你太占地方了。
假如你在体制里,有一些事业心,也有比较好的业绩,那你有比较大的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会让你没有中年危机的感觉。毕竟,假如你一直有提拔机会,还是会很春风得意的。
那体制内什么样的人容易感到中年危机呢?
对自己预期与自己实际情况不一致的人。
具体表现为,一直想要提拔,但是却一直搞不定,又看不起躺平,觉得自己上进。
这种人其实会是比较焦虑的,也容易感受到“中年危机”。
毕竟在体制内,即使要提拔,也总是会有各种年龄线划出来。而一个年龄线你没赶上,你的发展可能就要止步了。
如果要说中年危机,这可能就是体制内的中年危机了。
体制内其他的情况,我并不认为当事人会有中年危机的感觉。
像在体制内里,做上了一个小领导,收入还行,又有房车,孩子正常上学的这种,其实就是闷声过小日子,也是很滋润的。他们不会有什么中年危机感。
4
有的人说,要保持随时离开体制内的能力。
我要问的是,既然你在体制内,好好工作就好了,为什么脑子里总想着离开?
是因为你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才想着要离开吗?
而离开一定会更好吗?有没有可能更差呢?
为什么没有什么人说,要保持随时进入体制内的能力?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没有人想随时进入体制内,所以压根没人问。
第二种是,很难进入体制内,但是出来却容易得多。
行情好的时候,是情况一,自媒体天天说你的死工资正在毁灭你。
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是情况二,现在自媒体不说了,因为他们自己都赚不到钱了。
5
体制内有什么缺点?
可能就是“钱”不够多,尤其是基层岗位。而且,加班也是不会少。
但是,你要想到,如果给你一份可以长期终身续期的工作,那这份工作的工资,是应该高于,还是低于市场价格?
长期、稳定的续约的预期,这个是可以折算成现金的。毕竟,时间很长,起起伏伏,总会有各种情况发生。
如果你选择了稳定,那你就要损失一些当期的现金收益。
在我看来,如果你的家境不够好,但是你又有发家致富的梦想,那体制内不是合适的地方。因为发财梦会让你的事业面临潜在的危险。
如果你有志向做事业,不图金钱与享乐,那体制内是一个合适你奋斗的地方,你可以施展你的才华。
如果你贪图平稳舒服,那短期内,体制内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但是长期来看,存在被卷的风险。因为最有志向的人,也在这个体制里,有朝一日,你在躺平的时候,他们会把你卷得不得安宁。
6
45岁的时候,你在市场上求职,可能没有人会要你。
但是要是在体制内,你如果已经有了事业基础,可能正青春。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