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经典第五十四天
修习论语第12讲《美人的白马王子》
孔子就像一位绝世的佳人,面容姣好,身材窈窕,却独居闺中,倚窗眺望,等待他那个心上的人儿。
可是他并没有等来白马王子,等来的却是一个唐僧。
上一集我们讲到,孔子等来了公山不狃,以费县作为据点,反叛当时的鲁国的贵族季氏。
孔子心中的小火苗又被点燃了。他想着前去帮助公山不狃,但是被他的学生子路给拦住了。子路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子路说你这个去帮助他完全和我想象的不一样,而且他只是一个家臣,而且他行反叛之事,你为什么去帮助他呢?我们的层次完全跟他不是一个对等的条件。
孔子当时还做了一些解释,但是呢?最后孔子想来想去,算了吧,别去了,如果去了,确实与礼不合,与自己的身份不合。
所以说公山不狃的这次征招孔子的这次行动,实际上,证明了一点什么呢?证明了孔子还是在犹豫和徘徊,在哪个之间徘徊呢?
一方面是继续从事自己内求的工作,也就是广招门徒,然后做好一名老师的本分,然后布道于天下,未来做一个让万世敬仰的圣人。这是他的一边。
另一边呢,就是继续他儿时的梦想,继续做一名高官,然后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负,把他的理论付诸于实践。
也就是说,费县的这次反叛,公山不狃的这次征召,让孔子在两边发生了徘徊,这也足以证明,孔子在这件事上并没有信念极其坚定,并没有坚定我以后就是做好老师的工作。不管你将来给我多大的官,我也不去了,我也不干了。
公山不狃,这样一件小事,都让孔子内心的小火苗,又想发生这种熊熊大火的燃烧。所以这证明在孔子50岁的时候,孔子并没有内心完全的坚定,那么其后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孔子确实如此。
他内心还不坚定,他还是想继续去当大官,继续去实现自己那一个人生理想,那么在这出现了一个人,直接面刺孔子,在孔子的面前表现出了不悦,不开心,不高兴,甚至直面就批评孔子,这个人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路。
这是《史记》当中第一次出现孔子的门人,孔子的学生,也就是说,孔子的学生是出现在孔子42岁,回到鲁国,在鲁国开始学习研究,然后大家开始,各方的学生开始投奔孔子,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他的跟随孔子的这些常侍的学生,子路就算其中一个。
子路是孔子十哲,七十二贤,在儒家当中享受祭祀的地位。
孔子对于子路这个学生也很器重,虽然经常批评他。
《论语》中凡是批评孔子的,几乎都是子路这一个人,其他的学生没有,那么孔子批评最狠的,骂的最狠的学生也是子路,那么子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回讲解。
感恩老师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