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313,8-19-上,离娄章句下19上》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今天是丁酉年乙巳月辛亥日,四月廿九,2017年5月24日星期三。
这一节的要点在两个词:几希和存之。
先说什么是"几希"。
王夫之先生反反复复强调,几希"是严词,亦是大词"。份量重得不得了。
几希,意思是说相去不远。出乎此,入乎彼。出了这个门,就进那个门。也就是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干脆直接,不仅细微而且分明。作为一个人,一言一行的终身所为,一生一世的终食所念,如果出了人道的门,就进那禽道兽道。差别就这么近,差别就这么直接。
换言之,“几希”指的是分疆界,这里没有和稀泥的空间。“几希”指的是整体性差别,不是局部性差别。“几希”不是加减法,不是多一件什么、或者少一件什么,而是同类合并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不能往某个器官或某个功能方面立分野。比如说,尤其不能拿"心"作为人禽之别的差别点。一拿“心”说事儿,"几希"的意思就会跑偏。
自身而心,自内而外,自体而用,自甘食悦色,五达道,三达德。
上述六点,每一样都是差别,何止一个心而已?不仅件件相异,而且件件都是"几希",也就是说,件件都能分出人禽的疆界。如果孤据一心,疆界模糊了,就算存来存去,存的还是禽兽之心,那还分辨个什么劲儿呢。
那么,"存之"指什么呢?成德。
天理、社会伦理准则、人的价值观、尽物的性,节节分明。如果不以成德为据,会有两个弊端,一个是坠落到利欲之中,另一弊端是孤据一个空洞昭灵,漠然无求。
中国文化讲天、地、人三才并立。人居天地之间,参天地而尽其才,只有尽了人该尽的职分,才叫做存之;只有尽到人的职分,达到德成之效,才能说实现了人道。
这里所说的“成德”,不是空洞的一个概念,而是有样子可见,有具体的行为模式,比如说下一节将要作为例子的舜明物察伦,大禹恶旨酒,也就是拒绝好喝的酒,好善言,亲近有益的言论,等等。
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叫做“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呢?庶民去之,并不是说决意用力不做成德之事,而是指迷失无存,就叫做“去之”;君子存之,并不是说有什么东西要去拿到手上,而是指尽到做人的职分就叫做“存之”。
孟子说,生而为人,优势显然是明显的,但是,做人不能将优势用于获取好处,而应利用优势尽做人的本分。如果利用优势捞取好处,那就是禽兽。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离娄》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