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自控力差、调皮捣蛋的孩子吧,他们或不注意听讲,或不好好完成作业,或常和同学闹点小矛盾等。虽然老师一提醒,他们就明白,认错态度也诚恳,但是一转身,就又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孩子也挺让班主任上心的。
近段时间读《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受益颇深,读着读着,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班级里的一些人和事,当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更加感觉教育是如此有趣。当读到“德西效应”一词时,惊讶之余又颇感欣慰,惊讶是因为第一次听说这个心理效应,欣慰是因为手头就有一个和“德西效应”有关的班级故事。
上周五下午,因为临时开会,语文课就先让孩子们安静读书,谁料想,会议结束来到教室,发现几个孩子大声喧哗,自己不读书还影响别人,影响班级纪律。类似的行为已发生多次,真是“屡教不改”。扣分,作用不大;写保证书,转身即忘;自我惩罚,装模作样跑跑步,效果也不明显。怎样才能慢慢触及内心呢?得让他们知道坏习惯一旦养成,会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影响自己前进,必须改正。刹那间,灵感闪现,以前有孩子违纪,曾让他们写过500字反思,可以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方法,锻炼了他们的写作拓展能力。这次不如就锻炼一下概括总结能力吧,融思考为诗句,写一首反思小诗,写得好的可以将功抵过。刚开始,几个调皮鬼有点迷茫,提笔愁眉,抓耳挠腮,看着他们课间也没出去玩,终于可以稳稳地坐下来静静地思考了,我倒有些哑然失笑,这样的逼迫,会不会逼出“小诗人”来啊。
还别说,虽有点打油诗的味道,但反思还是深刻的。诗作如下:
诗作一:
上课铃声响,
同学言语狂。
老师怒目睁,
罚写诗数行。
诗作二:
偷偷说话不要紧,
老师发现定较真。
冥思苦想嚼字文,
反思诗句谨记心。
诗作三:
阳光洒在屋中
我关上了门
关住了太阳
安静的课堂
我又忍不住高歌
谁能关住我的嘴巴
关住声响
诗作四:
叮铃铃铃上课了
嬉笑打闹暂停了
跑到教室不安分
嘴巴不停叨叨叨
老师已经来到了
叽叽喳喳未明了
语重心长劝不了
自作自受承担了
脑子空空悔过了
洗心革面努力了
给同学们读了这些诗,我竟忘了他们几个犯的错,只顾着表扬诗写得不错,大家还给予了掌声鼓励,再看那几个“将功抵过”的小不点,此时都是脸色红红的,异常激动的样子。他们绝对想不到犯了错,写了一首小诗,还被老师夸,被同学们羡慕。任何物质奖励都比不了此刻的荣耀吧。
“德西效应”里提到,人在做事情时有两种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学生按内部动机去做事,就能成为自己的主人。那么,“诗意反思”这件事是不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呢?我决定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尝试,本周班会上,再次提到上周几位同学写的小诗,希望同学们都能像他们那样深入自己的内心,当发觉自己犯错时,可以及时进行自我反思,用诗句表达。
没想到,这一颗小石子还真的激起了层层涟漪。每个课间,都有学生上交“反思诗作”,而且,有些被老师常批评的孩子,都交了好几首了,真是有点意外和惊喜呀!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我也仔细阅读,修改后反馈给他们,并给予鼓励。瞧,孩子们的反思是这样的:
诗作一:
反思诗
上课不认真,
下课忒费劲。
知错快改错,
莫负好青春。
诗作二:
转笔
旋转的笔
转飞了心
转跑了神
转偏了轨迹
停停停
笔停了
心静了
思想又回到了原点
诗作三:
走神
讲台之上
老师苦心把知识传授
无奈我的心
却在窗外飘呀飘
忽听一声吼
我的脸红了
心也回了
诗作四:
反思的好处
犯错要反思
因为可以让我们进步
不足要反思
因为可以使我们完美
倏忽间
心又从课堂上溜走
幸亏我及时把它拉住
成长就在自我反省间
就这样,我被孩子们的真诚感动了。“以奖代罚,诗意反思”,只是班级的一个小活动,今后,我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让“德西效应”及各种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