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接受孩子的礼物有多重要:能让孩子有勇气,鼓励孩子继续发展。
父母的给予和接受,一切良好时,生命力的激情就拥有了。
但不良好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想象一下:四岁孩子,试着把自己献给母亲,却没有被欣然接受,如,一个小男孩很自然的走上去想拥抱自己的母亲,但很不幸那天母亲刚跟父亲吵了一架,她的心情不是很好。
所以当小男孩想张开胳膊抱时,妈妈拒绝了他。小男孩条件反射会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他所想的一切就是想抱妈妈,但妈妈拒绝了他,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当孩子问‘我做错了什么’的时候。
男孩想的这个内容称为,反射性内疚。
内疚是因为你做错了事,感到不好。
你因心情不好踢了猫而内疚,产生悔恨,叫自责。
但反射性内疚是因母亲对孩子的拒绝而条件性产生的,是对排斥反应的反射。
羞耻:是关系中被拒绝的一种反应。
温:儿童羞耻,创伤。
创伤皆来源于全能感,坏事不会随机碰巧发生在孩子身上,只有一件事会碰巧发生,他会将之称为惩罚,孩子会认定肯定是我做错了事才会让坏事发生在我身上。
全能感是:孩子感觉非常无助,因为妈妈拒绝了他,孩子本能把无助变成一种感觉全能感就是:能做到一切,我拥有能做到一切的能力。
更像在进化中产生的想象自己可以控制环境,动物没有。
当我们是孩子时,我们会想象我们可以控制一切,将所有不好的事都控制,我们对太多的坏事承担了责任。
承担了太多的责任。我们会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坏事。
这是羞耻感的起源。
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性虐待,或孩子 5 岁时父母去世等,5 岁孩子会想,我做错了什么,才让这种坏事发生。
反射性的责怪自己是一个受害者,是羞耻感的起源。
小孩子从身体内部想要接近母亲。当一个单纯的孩子看着外面世界,他们身心是连在一起融合在一起。
温称为身心统一。
我们从内部主观的角度审视世界,我们从内心看外面看别人,我们从内心展望未来。
因此我们从内心向外看时,我们从时间的角度看未来,从内心的角度看未来。
当遇到了坏事,挫折。如妈妈拒绝我们的拥抱。非常有趣的事是,当妈妈拒绝时。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我们的心智与身体分离,而走向母亲,走向环境,并认同环境中的这种拒绝。
心智防御性的走向拒绝,认同这种拒绝并将其内摄。
内摄意味着把它带进我们自己的思想领域。
我们接受了拒绝,并将它内摄进我们的心智。
但我们现在看着自己,我们的心智与身体分离了,心智位于环境中,身体还在另一边。
因此我们现在是从环境的角度看自己。
精神上,在我们环境中,我们正在认同某个拒绝,并将拒绝内摄入内心,然后自责。
内疚我们是从外部向内看我们自己。
最初我们从内心看外面的世界,在拒绝之前,我们对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被拒绝后,我们在心理上认同拒绝和环境 。
我们在拒绝我们自己,好像我们在从内部看我们自己。
所以,不只是母亲在拒绝我们,我们自己也在拒绝我们自己,感到羞耻,然后问我做错了什么。
就好像我们身在外部,从拒绝者的角度 。这是防御性的反射。
另一点来说,与其让外部世界拒绝我们,我们试着在此之前就拒绝我们自己。
我们试着保护自己,不被外部世界再次拒绝,通过让自己感到羞耻,我们先发制人,来阻止未来的拒绝。
也就是反问母亲我做错了什么。事实是羞耻时,孩子并没做错什么,因为他只是想拥抱妈妈。
但他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
因此惩罚,拒绝,成为羞耻产生的工具。
还有对自己的拒绝。
全能感:拥有所有能量,承担了世界上太多责任,不光是孩子说,我试着抱妈妈,但妈妈不抱我,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不会拒绝自己。
他只会觉得,我只想抱妈妈,但妈妈不抱我这并不是全部。
孩子不光知道,他要承担拥抱母亲的责任,由于认同了母亲的拒绝,母亲拒绝他而他却对此承担责任。
他承担了责任,承担了太多了全能的责任,认为要为自己,要为双方的关系负责,不只是一方的责任。
羞耻的一部分是:我们不仅在心理上跃入环境,接受拒绝,我们也会跃入未来,抢占先机看自己,责怪自己,好像我们从未来的角度看,为什么那样做。
责怪自己。
羞耻的道德感,总是基于结果,而非过程。
因此如果事情进行得不顺利,而某人感到被拒绝。只有在被拒绝后,他才感觉自己做错了事。
如果母亲接受了拥抱,他永远不会因为这个拥抱而羞耻,因为这个行为它成功了。
想要拥抱母亲的行为和道德感是一样。
只有当她拒绝,结果不好,没有成功。看到结果后,他才会觉得羞耻。
羞耻的另一个问题:总是发生在事后,你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很多年前,30 年前年轻女士找我治疗,几分钟内,她找我说,你结婚了么,当时督导说不要回答问题。
我当时问:你为什么这么问。
她当时说:我应该早知道不应该问这个问题。
他说应该早知道时,就在为问我这个问题而羞耻。
如果我回答了是或不是。我想她不会说,我不应该问。我足够尊重他并回答了她,她就不会为此感到羞耻了。
直到她看到我的回答,她才想到向我提问不妥。
羞耻:他们只会在事后评价自己。
周一早上批评自己很容易 ,但周天晚上喝酒前想想周一。
羞耻感总是在事后出现的。
因此来访总是在事后,做出了后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很多人生活只能在未知中度过。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我们必须接受,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同时我们必须接受作为人类的局限,并且无法预测未来。
因此我们做出选择,并不总是知道结果怎么样。
只有我们知道结果不好,我们才会责备自己,我们早知道就好了。对我而言,这更像作弊。
羞耻的起源总是基于结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感。
对环境的内摄和认同。
弗的哀悼与忧伤很好表达我的想法。
弗描述:客体的影子落在自我之上,意思是当我们被拒绝,失去,受到侮辱,被他人伤害,我们认同了拒绝,然后丝毫不犹豫的批评了自己,然后因为这种批评而变得抑郁,想要理解这种认同。
另一个方法是把自己融入环境。
另一点。当母亲拒绝了孩子,孩子问我哪做错了,孩子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感了,善良感和道德感。
因为他在为其他人的幸福做贡献。
他想的是,我做错了什么。
他现在感受到的是自己不好,羞耻和错误。
因此他停下来,不再觉得自己有价值,因为他的母亲没有收下他的礼物。
他也无法接受他自己。因为一个人的礼物必须先被接受,他才能为自己获得幸福。
相反,他被自我怀疑麻痹了。
他热情的生命力立刻充满了自我怀疑,因为认同和内摄了环境了拒绝,让他自我批评和怀疑。
这种自我怀疑,会将生命力的激情变得被动。
被动性的后果:
当这样一个人严厉批评自己时,就会阻碍自已的发展轨迹。
这种自我批评,对自我批评的反应。
也就是我做做了什么的自我意识。
反射性自我意识:总是伴随羞耻感。
当你感到羞耻,心想我做错了什么时,你总是好像从外部看向内在自己而不是从内心看。
所以当一个人试图和一个人交谈,他们受到异性吸引时,他们说了什么会立刻想,我说了什么愚蠢的话。
我们可称为自我意识。
也许是因为,我们被某人吸引,说有意识的话。
是因为我们需要有第三个人在场,总是向我们保证,你做得好,你做的好对吸引你的女人这样说是好的。
但没有第三个人在场。我们的自我意识感受到了那个人的缺失。
理解自我意识的途径之一我们希望另一个人的回复。
但却没等到。
我们通过想象的拒绝感到了缺失。
因为我们所期待的回应没有尊重和满足,因此不是抱有期望,我们对缺乏回应感到希望幻灭,失望,并用自我意识拒绝自己。
当那位女士问我结婚没。
我没回答是还是不是。而问他你为什么这么问,唤醒了她的自我意识。
她说根本不该问。
因为我没回答他的问题。
所以自我意识无处不在,我们如何区分它就变得非常重要。
自我意识和自我察觉是不同的。
自我意识总是消极的。有点像反射。它有点像自我察觉但不是。只是自我察觉的表象,但它不会向更深处发展,它只是批评。
为什么你那么做,为什么你那么做。是因为你总是怀疑自己。
自我意识的产物之一是自我怀疑。自我怀疑总是批评的。
自我意识将我们分开了。自我意识是分裂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受害者之间的分裂。我们既是自己的加害者,又是自己的受害者。这就是分裂,我们内心的分裂。这就是自我意识。
在自我察觉中,我们不需要这种分裂,划分。
因为自我察觉不需要心身的分裂。心智可以包含身体。我们安住在自身之中。是在成长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包括我们的情感希望,爱。存在于我们身体里的所有欲望,来自于我们体内。而不仅是精神上的自我批判好像来自外部世界。这更偏向于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让我们蒙羞的一点是,我们让自己停止所有的行动。由于自我意识,你让自己无法动弹,你想想,你看着自己,审视着自己。
如:如果在思考时,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如果你过多的思考读者怎么读你的文章,你就写不出来了。
令你创造性活动瘫痪动不了。
由羞耻,自我意识和怀疑所导致的,你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停滞。
因为你在从读者的角度看你自己。你并没有安住在自己的身体和创造之中,这是羞耻的代价。
从外部向内看每一件事,而不是从内心看。
自我察觉与它不同。
自我意为的被动和自我抑制会导致各种问题。
当出现了自我怀疑,最大代价:一个人对自己的热情和善恶的自我怀疑,他再也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欲望。
因为一个人并不总是有权利。
在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欲望。
因为他现在对自己的善良有很多的羞耻和自我怀疑。他不觉得自己有权利去表达自己。
不幸的是:
当他在生活中无法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时,代价就是之后他会怨恨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
关于羞耻另一点:因它总基于评判结果成功与否,不管是你赢是输。
你赢。你成功,你输你失去了,你羞耻。
所以总是基于结果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成功进化,他就死了。这种意义上来讲,进化不需要失败者。进化是无情的。只讲生存。要么生,要么 死,能适应才能生存。
这个角度,羞耻是进化适应的原始遗址。
当一个人感到羞耻,他是在努力维持自己的生存,并感到:如,生病的虚弱的驯鹿,他就会被淘汰,会被狼叼走,因为他和鹿群分开了。
因此,缺少保护会使个体成为猎物。
因此,脱离群体或集体,在羞耻中变得危险。
独行于集体太过分离就会变得危险,因为世界上的捕食者会选择弱者和孤立者。
我们需要保护合规和集体,以给予我们保护和力量。
这样看来,羞耻是生存道德。
一切为了生存,而非生存的质量。生存是为了确保每一个人活着而不是死去。要赢而不是要输,要成功,不要失败。
因此,它总是甚至结果非常实用的道德感,它赢了吗,成功了吗?这是非常无情的。
羞耻的道德感是冷酷无情的,就像进化的道德感是冷酷无情的一样。
这种冷酷无情,羞耻是基于权力的道德。
强大成功是好的,失败弱小是不好的。
这与爱和内疚的道德感是不同的。
爱的道德是善待他人。
我想在中国,这是个黄金法则。好像是由孔子提出的。
我认为这是与羞耻伦理截然不同的。它基于权利。因此羞耻有时可能是法西斯主义的道德。
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都用羞耻来欺压自己。
你脑子里那个暴君总是有在羞辱你,太胖太瘦,太这个太那个。这种对自己的羞辱就是法西斯主义,你脑子里的法西斯政权。
因为它完全基于权力和爱的对抗。
这是羞耻不同于内疚的原因之一。
道德羞耻感总卡在过去。
如某人犯了错,在英国讲牛奶了或饼干碎了,有人把饼干洒了或牛奶碎了,总会有很多人就会跳起来指责你。
严厉的父母会说,为什么你把牛奶洒了。看你干的好事,你把牛奶洒了。父母会因为牛奶洒了而责骂孩子。而重复二三十次。
但这和内疚无关,只是惩罚。
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牛奶洒了一次两次后,这种责骂还在继续。这就不再是学习了,就只是惩罚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羞耻总是在惩罚自己。是关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及固着在过去陷落在过去。
内疚总是和学习有关。因为你知道并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不可能回到过去,把过去抵消掉。
羞耻总是幻想着回到过去,抹掉过去。再做一次,把他做好。
但在羞耻中,惩罚就是抵消过去。
而在内疚中,他会回顾过去,从中学习。
确保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在内疚中,并不是不断惩罚自己。
如果一个人真的觉得自己对别人做了什么错事。
你会因为伤害一个人一只狗一只猫,你会想要弥补。那么你就从错误中学习,然后觉得必须弥补。
补偿:有助于推动一个人坦然地走向未来。我欠这个世界的。因为我伤害了那个人,我对那个人有亏欠,这是真正的良心和真正的内疚。
羞耻则不太一样。(羞耻:不要,抹去。内疚:重新来一次,做更好。)
羞耻是非常严厉的惩罚自己。并停留在犯错的地方,以确保不再发生。但它总是关于否定和否定所带来的羞耻。
因为你在责怪自己,他不再是关于亏欠世界的了。
讽刺的是,羞耻最后变成了世界亏欠你。
这种感觉不是立刻出现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断过程中羞耻会变成自怜和自我关注。
而自怜会导致嫉妒和怨恨他人。
当某人怨恨他人时,就会感觉别人亏欠他。
讽刺的是,羞耻最终会变成更加自私。
某人觉得自己有权从这个世界上得到什么。
内疚让人觉得他欠世界。羞耻让人觉得世界亏欠他。
羞耻是对过去的关注,对过去关注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们总是希望能抵消最初导致消极羞耻感的创伤。
羞耻源于创伤。拒绝的创伤,羞辱的创伤。他人伤害带来的创伤。
而这一结果,开启了羞耻的过程。羞耻总是想要消除过去的创伤。想要回到创伤之前,重新来过。
在羞耻中,人们会有魔幻的信念。想要时间重来,想要抵消时间的单向性。
在内疚中,我们接受时间的限制。因此我们总是面向未来。
在羞耻中,我们不能接受。因为我们全知全能,总是持有魔幻信念。希望能回到过去,重新来过。
温称为身心统一。我们从内部主观的角度审视世界,我们从内心看外面看别人,我们从内
心展望未来。因此我们从内心向外看时,我们从时间的角度看未来,从内心的角度看未来
遇到了坏事,挫折。如妈妈拒绝我们的拥抱。非常有趣的事是,当妈妈拒绝时。为了适
应这种环境,我们的心智与身体分离,而走向母亲,走向环境,并认同环境中的这种拒绝
心智防御性的走向拒绝,认同这种拒绝并将其内摄。内摄意味着把它带进我们自己的思想
领域。我们接受了拒绝,并将它内摄进我们的心智。但我们现在看着自己,我们的心智与
身体分离了,心智位于环境中,身体还在另一边。因此我们现在是从环境的角度看自己。
精神上,在我们环境中,我们正在认同某个拒绝,并将拒绝内摄入内心,然后自责,内疚
我们是从外部向内看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