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错,只是感觉出了错。
文 | 衿语
生活中常常充斥着让人感到羞耻的瞬间,来看看你是不是也有碰到这些让人emo的时刻呢?
穿了一件新买的衣服,却被同事嫌弃了;
面对一个人人夸赞的相亲对象,却毫无感觉;
很爱女友,却还是会忍不住偷瞄漂亮的小姐姐;
被公司劝退,猝不及防地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对哭闹的孩子一阵咆哮后陷入深深的自责;
被人羞辱了却没能予以反击懊悔不已;
因为家人的问题在人前感到抬不起头来……
如果是,也许今天这本书会帮你克服这些负面的羞耻,找回缺失的自我认知。
本书作者伊尔斯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她身为高敏感族一员,深知高敏感者的心情与苦处,多年深入研究该方向,其作品《高敏感是种天赋》系列引起了全球高敏感人群的共鸣,也帮助无数人走出了心理困境。
而这本《恰如其分的害羞》则是针对高敏感者特有的羞耻感而写,也很直观地映射了相当一部分人群的真实内心。
那么什么才是羞耻感呢?它是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不被他人所爱的感受。
你或许会联想到害羞、尴尬、窘迫和内疚这几个词。的确,这些都是与之相关的情绪,除了“内疚”。羞耻远比内疚更麻烦程度更深,作者在书中做了这样的区分↓
羞耻感并非一无是处,适当的羞耻感能让我们在别人面前尽量克制欲望,自我警示。但对于高敏感者来说,很多时候不恰当的羞耻感,却会让自己身陷囹圄,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羞耻感有一点特别讨厌,就是我们往往会为自己的羞耻感而感到羞耻,因此不想向他人求助。”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但是上面这句话还挺戳我的。尽管通过书里的测试,我的分数是属于正在努力提升自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羞耻感的人。
事实上,羞耻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情况,更可怕的是面对外界伤害后的自我羞耻感,比如性侵、家暴,还有霸凌。
明明是别人对自己犯下的错,而负面的羞耻感却让当事人感到自己才是罪魁祸首,这才是最可怕和可悲的。
01
习惯性羞耻源于不和谐的互动
我们为什么会那么敏感?为什么会在内心深处藏着羞耻感?其实还是和家庭亲子关系是否和谐有关。
如果从小生活在不和谐的互动体验中,就容易会产生习惯性羞耻。
换言之,当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能得到父母积极包容的回应,就会对自我认同产生怀疑,也就无法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自尊心。
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就会迷失自己,甚至会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因为对方表达爱意,而产生自我否定的羞耻感。
这里我想举一个自己和孩子相处的例子。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记得唯一的那次,用戒尺真正打了他的事情。而那时候,他才6岁。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非常后悔。尽管那次是因为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被幼儿园老师告了状,可对于那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一切都处在懵懂的探索阶段。
如果当时我选择的方式是告诉他,你只是做错了这件事,但你还是一个可爱的好孩子。那肯定会比一顿愤怒之下的惩罚,更有教育意义。
正如本书中作者提到的:
儿童对任何事情的体验都比成年人强烈,对没有自我意识、完全依赖和大人的亲密关系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态度就是他的镜子。
如果在镜子中看到是丑恶扭曲的自己,孩子不会把镜子扔掉,只会把自己扔掉,会产生一种自己不存在的感觉。
而这就成了一种自我认知的缺失。
当孩子一直在得不到关爱与和谐的互动体验中成长,他不会反抗父母,只会放弃自己的情感需求。
当有一天长大成人,如果自己或别人发现他内心深处是多么需要关注,需要爱的时候,他的羞耻感就产生了。
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会让这种羞耻感代代相传下去。
当孩子在小时候受到惊吓时,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一辈子没能摆脱这种情况的影响,那么当他的孩子表现出恐惧时,他就无法感同身受。
02
拥抱羞耻,成为你自己
所以,发现问题所在,就需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直面羞耻感。
想要找回迷失的那部分,让自我意识重归完整,就需要我们学会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那些让你羞耻的记忆。
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入,面对别人的不同意见时就会越坚强。
你越了解自己,就越能应对羞耻感。
找到适合的对象,无保留地倾诉那些不好的记忆,然后用“过滤器”筛选那些对你有帮助的建议和反馈,才能让羞耻感得到释放和改善。
当然,现实是,并不是谁都能成为那个适合的对象。因此,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两个办法,我个人感觉非常值得借鉴。
给自己拍视频:
当你怀着一种羞耻感进行社交活动的时候,总是会难以避免地感到尴尬和不自在。
如果能以第三方的视角去观察自己的话,就能客观地看到自己的表现和问题所在。
所以,试着制造一次和朋友聚会或者多人交流的场景,用三脚架和相机手机,拍摄这个过程,时间可以足够长,长到你忘记它的存在。
当你回看这个过程的时候,就能看到自己的真实状态。或许会惊讶地发现,那些你曾经担心被人发现的尴尬,似乎也并不存在。
如此,我们就会在今后的社交中展现得更从容,更有自信了,原先困扰你的羞耻感也会逐渐淡化了。
写特殊的信:
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那就试着给已故的亲人写信,向他们诉说你的羞耻经历。
或者给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写信,但是并不寄出去。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内心的郁结真情实感加以倾诉。
或许你会很快就喜欢上通过分享得到解脱的感觉,这反过来又会给你战胜羞耻感和自我压抑的动力。
03
请相信,你没有问题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应当要认识到对自己感觉不好,是因为发生过的不好的事,但你没什么问题!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摆脱内心的恐惧,才能敢于大胆寻找可以治愈羞耻的爱和关注。
因为一件事情就给自己定性,认为是自己这个人出了问题,就相当于搞混了“内疚”和“羞耻”。
如果把羞耻感和内疚感区别开来,有时候你的羞耻感就消失了,而内疚感是可以通过道歉或补偿来解决的。
作者在书里给了我们几句为自己打气的话,我觉得很受用,分享给大家:
我做了一件错事,但我还是个好人。
我现在情绪低落,但我还是个好人。
我犯了一个错误,但我还是个好人。
你觉得自己好像出了什么问题→确实是出了问题,但出问题的不是你。
你已经尽力了→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这些错误会使别人和自己失望,但你还是个好人。
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就像所有人一样,你这样做也很正常。
请相信,修复自我意识中的缺陷,让自己更深刻地参与到生活和他人交往中,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