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两个版本,分别是1986年版商务印书出版社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2015年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的。笔记比较零碎,分卷依次整理。每条笔记分为两个部分,既有及时感悟又有对应原文,方便查阅和理解。
读《理想国》,我是结合复旦大学丁耘教授的导读一起看的。书中几乎每一处苏格拉底的语言都需要反刍式咂摸一两遍,才能懂其中一二。本次整理离我读完已过两个星期,时过境迁,当回过头来看自己所思考的、随性记录的笔记都很深奥,不禁感叹自己也有些哲人的味道(恬不知耻地偷笑。
一、财产 正义 节制
1.苏格拉底辩论方式:提出问题一经典话术:Xx是xx,那么xx就是xx,从而得出结论。一般逻辑是演绎法: A是B,小A属于A,所以小A是B。
2.看来正义是非实用的,与技术、有用对立。但二者是否可以统一即正政之中既可以包含事物的有用和无用。
原文:苏格拉底:以此类推,世间万物都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一件物品有用,那么正义就没用;正义有用,那么这件物品就没用。
二、个人 国家 教育
3.所以神的本义是什么?作恶易,作善难。由易而误导人们作恶从而通过法律手段自食恶果,由难而启迪人门美德之高贵。
原文:黑衰在议论恶人行径的时候说:人可以做尽坏事而不被阻碍,因为不义之路如平坦大道,离家只有咫尺之远;而在美德面前,神设置了无数的障碍,它的路就如登山的小道,崎岖无比。花满说: “一个人如果作恶累累,可以通过祷告献祭的方法,俎豆馨香,献媚于神,便可消解怨恨和恐惧,因为神的旨意也是可以挽回的。”
4.社会分工精确化专业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
原文:苏格拉底:为了把大家的鞋子做好,鞋匠不再去当农夫、瓦工、织工。所以各行人需要各司其职,假如他的行业与他的志趣相合,那么他的一生都会乐此不疲,并且还会成为这一领域的精英。
5.关于善,可以祈祷、祭祀、迷信,不论方式地加以崇拜,而关于恶就必须究其原因,以逻辑辩证式溯清。
原文:假如上帝是善的,那么上帝就不可能是人们所说的万事万物的原因了。人类所遭受的事情之中,是上帝所引起的实在是少数,因为有益于人类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而恶的事情倒是数不胜数。只有这少部分的善才属于上帝,上帝才是它们的原因。至于有害事物的原因,我们应该在其他事物上探求。
6.言外之意:神是善的,人们可以无条件信仰神本身。
原文:苏格拉底:那么,就以此作为我们对神学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吧,我想你应该也不会不赞同。这个原则就是:所有的神都不是幻术家,绝不会改变自身的形象,也不会以各种幻术来欺骗人。
7.以上观念基于坦然接受死亡的信念,相信人死后并不会受罪。人一生中,除生死之外,不算大事,因此当一个人能正视死亡,那么困苦磨难对于他不算什么事了。可见,信徒对未来之事走向的期待关乎着现世所做所为的善或恶。
原文:苏格拉底:那么我们就应该删除过去那些涉及悲伤哀怨的名人事迹。悲痛哀怨应当是妇女或是缺乏学习基础的人的情绪。况且妇女中学识较高的人也不应该具有悲痛怨恨的情绪。因此我们的公民绝不应该有悲观的情绪,应该将悲观视为是可耻的。
8.教育的是慢的艺术。
原文:这使人们在小时候对善德便有了耳濡目染的经历,就像凉风使人清醒而自己并不觉得那样。
9.爱是克制。情感如同玻璃,看似坚魂则实会因冲动时的言行而破裂,此点深有体会。
原文:苏格拉底:那么正当的爱,应当符合于真理和秩序,必须出自中庸之道并且有所节制。
哀地孟德:是的。
苏格拉底:那么真正的爱不能接近于荒淫和无节制。
10.教育目的:培养人的自制及判断力。
原文:苏格拉底:这在教育上不就非常可耻吗?这就是教育不完备的最大证明。如果患有这些病的人只是一般知识浅薄的工人等,那么还说得过去。那些号称曾经接受过完备教育的人,却也不免受牵连,难道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吗?接受教育却不能自制,仍然依赖他人的判断,寻求他人的指示,如果不是教育得不好,又怎么会这样呢?
11.底层人:为了生计;富有人:享受生活,有闲暇。而闲暇是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原文:苏格拉底:如果一位工匠染病,那么他一定会向医生求教快速治愈的方法,比如能够造成呕吐腹泻的药,或者刀割火烙的手法,让他能够早日痊愈就可以了。如果叫他在饮食中注意哪些禁忌,哪些应当戒除,头部需要裹住避风……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手段,那么他一定会马上说:“我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消耗在治病上,这会荒废我的职业。”于是他就会直接离开医生,带病继续做自己的事。这样的结果无非两种:他或者身体得到了康复,能够像从前一样做事;或者病得更为严重以至于身体不能承受,不能存活多久,最后就突然离世了。
三、财产 贫困 善德
12.就国家治理而言,教育比修订法律更重要。
原文:苏格拉底:我认为真正的政治家,无论是在完善的国家,还是在不良的国家,一定不会以修订法律为要务。因为在不良的国家中,虽然有法律,也发挥不了作用。在完善的国家中,人民本来就有良好的教育,每个人都能够按照法律规范来生活,所以对条例的修订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13.借助神旨以治国,是谎言,也是权术。
原文:苏格拉底:比如对于庙宇鬼神的献祭和一切崇拜古代英雄的法典、人间丧葬的礼仪……这些我们向来无从考知。最好的方法就是假托上帝,因为上帝是我们历来所供奉的共同神,居于宇宙之中,无所不至,无所不知,自然能够将各种关于宗教的条例,一一传授给人类。
四、第五卷
14.制定一个符合自然nature的法律nomos,智慧啊!
原文:苏:那么,女的护卫者必须裸体操练,既然她们以美德做衣服。她们必须同男人一起参加战争,以及履行其他护卫者的义务,这是她们唯一的职责。在这些工作中她们承担比较轻些的,因为女性的体质比较文弱。如有任何男人对女人(出于最好的动机)裸体操练加以嘲笑,正如诗人品达所云“采不熟之果” [4] ,自己不智,反笑人愚,他显然就不懂自己在笑什么,在做什么。须知,“有益的则美,有害的则丑”这一句话,现在是名言,将来也是名言。
格:我完全同意。
15.思维要具体,对概念要主动明确,用下层抽象解释抽象。
原文:苏:不同样的禀赋不应该从事于同样的职业。我们对于这个原则,在字面上鼓足勇气,斤斤计较,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停下来考虑考虑,不同样的禀赋究竟是什么意思,同样的禀赋究竟是什么意思,对不同样的禀赋给以不同样的职业,对同样的禀赋给以同样的职业,究竟是什么意思?
16.禀赋:从事某一行业的资质,拥有某种技艺的能力大小。
原文:苏:可笑的原因在于,我们所说禀赋的同异,绝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而只是关联到行业的同异。例如一个男子和一个女人都有医疗的本领,就有同样的禀赋。你觉得对不对?
17.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雏形?
原文:苏:从上面同意的结论里,我们可以推断: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最坏者的下一代不予养育,如果品种要保持最高质量的话;除了治理者外,别人不应该知道这些事情的进行过程。否则,护卫者中难免互相争吵闹不团结。
18.希特勒:这我熟!不就是极端的种族主义吗?
原文:苏:优秀者的孩子,我想他们会带到托儿所去,交给保姆抚养;保姆住在城中另一区内。至于一般或其他人生下来有先天缺陷的孩子,他们将秘密地加以处理,有关情况谁都不清楚。
19.此处指民族情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感。
原文: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比如像我们中间某一个人的手指受伤了,整个身心作为一个人的有机体,在统一指挥下,对一部分所感受的痛苦,浑身都感觉到了,这就是我们说这个人在手指部分有痛苦了。这个道理同样可应用到一个人的其他部分,说一个人感到痛苦或感到快乐。
20.King= Philosopher,出洞后归洞,能以影像的语言传播智慧,治理国家。
原文:苏: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
21.辨证法的历史注脚、朴素解释。
原文:苏:还有许多东西我们说它们是大的或小的,轻的或重的,难道不可以同样把大的看作小的,小的看作大的,轻的看作重的,重的看作轻的吗?
五、第七卷
21.出洞者成为囚徒中唯一清醒的人,而且也有被误解、打压、驱逐的危险。
原文:对那些受到囚徒们尊重并成了他们领袖的人,他会心怀嫉妒,和他们争夺那里的权力地位吗?
22.从事辩论的人要有正气和定力,否则信念容易崩塌走向犯罪。
原文:苏:当他们许多次地驳倒别人,自己又许多次地被别人驳倒时,便很快陷入了对从前以为正确的一切的强烈怀疑。结果是损坏了自己和整个哲学事业在世人心目中的信誉。
格:再正确不过了。
苏:但是一个年龄大些的人就不会这样疯狂,他宁可效法那些为寻找真理而进行辩驳的人,而不会效法那些只是为了磨嘴皮子玩儿的人。因此他本人会是一个有分寸的人。他能使他所研究的哲学信誉提高而不是信誉降低。
六、第十卷
23.在柏拉图的世界中,真大于美。艺术、制造的技艺都不是至真,因此受到摈弃。
原文:苏:因此这就是我们当初说下面这些话时想取得一致的结论。我们当初曾说,绘画以及一般的模仿艺术,在进行自己的工作时是在创造远离真实的作品,是在和我们心灵里的那个远离理性的部分交往,不以健康与真理为目的地在向它学习。
24.朱光潜的人生信条:第一种方法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物在一块玩把戏;第二种方法,把自己摆在后台,袖手旁观在那装腔作势。这里好像第二种,冷漠处之,“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不喜不悲以理性为生活的先导。
原文:苏:法律会以某种方式告知:遇到不幸时尽可能保持冷静而不急躁诉苦,是最善的。因为,这类事情的好坏是不得而知的;不作克制也无补于事;人世生活中的事本也没有什么值得太重视的;何况悲痛也只能妨碍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取得我们所需要的帮助呢!
25.节制怜悯情感之流,让理性大河朝着光明勇敢的生活奔涌。
原文:苏:法律会以某种方式告知:遇到不幸时尽可能保持冷静而不急躁诉苦,是最善的。因为,这类事情的好坏是不得而知的;不作克制也无补于事;人世生活中的事本也没有什么值得太重视的;何况悲痛也只能妨碍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取得我们所需要的帮助呢!
26.导致一物毁灭的根本原因是该物所自身的恶。
原文:苏:同样道理,如果说肉体的恶不能在灵魂里造成灵魂的恶,我们就永远不能相信,灵魂能被一个外来的恶(离开灵魂本身的恶)所灭亡,即一事物被它事物的恶所灭亡。
27.可见艺术创作是拉开情感之闸的有力工具。
原文:苏:你请作如下的思考。舞台演出时诗人是在满足和迎合我们心灵的那个(在我们自己遭到不幸时被强行压抑的,)本性渴望痛哭流涕以求发泄的部分。而我们天性最优秀的那个部分,因未能受到理性甚或习惯应有的教育,放松了对哭诉的监督。理由是:它是在看别人的苦难,而赞美和怜悯别人——一个宣扬自己的美德而又表演出极端苦痛的人——是没什么可耻的。此外,它 [8] 认为自己得到的这个快乐全然是好事,它是一定不会同意因反对全部的诗歌而让这种快乐一起失去的。因为没有多少人能想到,替别人设身处地的感受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为自己的感受,在那种场合养肥了的怜悯之情,到了我们自己受苦时就不容易被制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