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萧红,便仿佛看到那美丽的脸庞,孤独的背影,才华横溢的文字,还有那忙碌而充满苦难的身形。这个出生在呼兰河畔的文学家虽然仅仅度过了三十一个春秋,却经历了人世间最为跌宕起伏的悲苦人生。
影片《黄金时代》的开头,便把我们拉入那后花园里生机勃勃的童年,外祖父和蔼的微笑以及那一句“长大了,就好了”,似乎成为萧红成长的不竭动力,但残酷的现实却告诉她:长大了,也没有好。
本处于青春韶华的她,却不得不在寒冷的哈尔滨流离失所,想要依靠于汪恩平却越过越窘迫,不仅负债累累,还惨遭抛弃。被囚禁在那小小的杂货间,看不到一丝生的希望。
我终于理解萧红为什么能在她的作品中将悲惨和穷苦描写得如此真实,如此打动人心。因为她所写的文字是在尝遍悲惨中的悲惨,穷苦中的穷苦之后的真实写照。
而她与萧军之间的分分合合,更让她脆弱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如果说之前的遭遇是对她身体的打击,那么这一次则撼动了她的内心。人们常说心碎了是无法弥补的,事实的确如此,正如影片中萧红所说:“筋骨已经伤透了,皮肤流点脓又算什么?”可以说,自萧军离开之后,萧红的人生雪上加霜。
鲁迅评价萧红说她“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已经力透纸背”,“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或许这独具一格的文采就是萧红从她那悲惨的生活中做提取出来的巨大的财富吧!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说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首。但我认为这里的“才”并非指天生具有的才能,因为在她的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格调,绝非是空凭过人的天赋就可以写出来的。这必定是经历了真正的大苦大难所造就的一种才气。
突然想到“自古才女多薄命”,其实不然,与其说是因“才”而“薄命”,不如说是由于“薄命”而生出的“才”。
而影片的结尾则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镜头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童趣的后花园:“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位孤独的女作家,无时无刻都在追求这种自由而和谐的生活,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能如愿。
“那年乱世如麻,愿你来世拥有锦绣年华。”宁可愿你开出那株最平凡的自由的花朵,也不愿你做那薄命的才女,受尽来自黑暗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