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著作《淮南子》中有“塞翁失马”的故事,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表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这则寓言启发人们,身处逆境不气馁,要有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要有忧患意识。
这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朴素辩证法思想。早在2400年前,老子就已经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比如: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有和无是互相转化的,难和易是互相形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显现的,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此一段话道明了世间万事万物都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道理。
比如老子这样阐述有和无的转化: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如果说“无中生有”,在这里,绝对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现象。正是因为有了无,有了虚空的存在,才有可能有“有”,有“充实”的可能性,否则,“有”和“充实”就失去了载体。
需要强调的是,道家也说,两个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前提是达到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正确了解、运用两个方面转化的条件,否则就会好事变坏事,坏事却不能变好事。
老子为防止事物都向不利于自己的反面转化,提出了很多对策,比如,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所以这时“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不如适可而止。
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比如秦国丞相李斯即是如此。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职,可谓富贵功史于一身,权大势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
在这里,老子反复向我们阐述的就是物极则反这一自然法则。他认为: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而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和利己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这里的“利他”就是老子上文里阐述的“后其身”和“外其身”,“利己”就是上文阐述的“身先”和“身存”。
比如,我南下打拼的初衷本来是为了成全别人,然后我才发现,在这里,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原来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
道家思想的闪光点体现在人们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
根据事物对立面相互否定、转化的规律,老子又提出了“执中守一”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
万物纷纭,但是起源是同一的,了解了这个“一”,也就了解了由它而生的整个世界;把握住了这个“一”,也就把握住了整个世界。“中”即万物的源始状态,守住了“中”的位置,故能成为天下的归依和准绳,故能无往不胜。
“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认为“天道”的特点在于减少有余而补给不足,而“人道”则反之。所以老子才会提出上面的说的那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但是能做到的世人少之又少,基本都是如李斯一般发出临终的慨叹而已。
这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是老子为防止事物向不利于自己的反面转化而提出的策略,诸如此类,还有“去甚,去奢,去泰”。老子说这三点是圣人处事三大原则,把握这三大原则便不会犯错误。
“去甚”是指任何事情不能做过了头,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再好的事情过了一个度,其危害便比没有还严重。
“去奢”很简单,就是不要奢侈。
“去泰”是说人不能始终处在安逸的环境中,孟子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如果始终处于安逸的环境中便会被安逸所麻痹,丧失对危机的感知能力,以及应对能力,那么灾祸很快就要来了。
这三点不仅适用于历史政治方面,同样适用于我们个人修养方面,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综上所述,所谓道家的洞悉利害转化的玄机就是首先你要能“执中守一”,也就是不忘初心,以不变应万变;其次就是凡事要学会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要力戒贪心。
当你洞悉了世间万物的转化的规律,你的心自然就安定了。
无中定能生有,否极必会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