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只有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才能保全天年。
道家看淡名利,主张不争,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个不争,绝对不是消极悲观。这个不争是老子说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境界,意思就是,全世界都来称赞我,我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全世界都来非难我,责备我,而我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这样的人已经超越世间的那些“利令毁誉”,是真正所谓的“八风吹不动”了。
当利禄功名摆在面前的时候,世上没有几人能够坦然拒绝。庄子说,那些以为财富最好的人,是不会把财富让给别人的。那些以为名声是最好的人,也不会把荣誉让给别人。迷恋权势的人,更不可能把权力交给别人。
历史上能急流勇退,保全自身的最有名的就是越国大夫范蠡。综观范蠡的一生,他曾两次隐退,这也是他得以善始善终的重要原因。
范蠡的隐退之路
第一次隐退是范蠡帮助勾践灭掉吴国之后。
当年勾践大败于吴,只剩五千士兵逃往会稽山,勾践信心全无。是范蠡鼓励勾践忍辱负重,并出谋划策,要勾践“屈身事吴”,并陪同勾践夫妻到吴国做了三年奴隶,又觅得美人西施,施美人计,取得吴王信任,后来回到越国。又和文种一起帮助勾践拟定兴越灭吴大计。范蠡事越王20余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终于成就霸业被尊为上将军,但是范蠡深知,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人。于是给文种写了一封很有名的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文种也及早抽身,自己则带西施远遁他乡,泛舟五湖。可惜文种抛不开功名富贵,最后落得身首异处。
第二次隐退是他辞去齐国相印。
范蠡离开越国,辗转到了齐国。他隐姓更名,结庐而居,做起了生意。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财,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他的贤明被齐王赏识,就拜他做主持政务的相国。范蠡说,“做官做到了卿相,经商能置千金。对于一个出身布衣的人来说,恐怕不是一个吉兆。”于是过了三年,他又辞去了齐国的相印,散尽家财,来到了山东一个叫陶的地方。没想到过了几年,他经商又积聚了万贯家财。自称陶朱公。
正如范蠡自己说的,治政能为相,经商可为富。但是范蠡能小心谨慎,隐藏自己的锋芒,所以最终能够保全自己。
中国自古有“枪打出头鸟”“露头的椽子先烂”等谚语来警示后人,可惜真正能懂得,又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司马迁赞范蠡道,“三迁皆有荣名。”
明哲保身的张良
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量力而为,该避则避,当让就让。当预见到可能出现危机的时候,立刻抽身离去,绝不对自己已经在手的名利有丝亳留恋。不贪、不恋,其实质就是道家所说的不争。
汉代张良在帮助刘邦打下天下,论功封赏时,刘邦令张良自己选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认为,他作为一介布衣应该懂得满足。于是只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同时,在官位上也自请告退,不再干预政事,专心修道养身,崇信黄老之学,当起万事不管的神仙,得以寿终正寝。张良见机而作,适可而止,及早抽身退步,史学家司马光也称赞他是“明哲保身”的成功典范。
曾国藩的藏锋守拙
中国人常说,善藏锋者成大器。“藏锋守拙”历来被国人奉为一种知强守弱的处事哲学,以求四平八稳。
曾国藩就是一个非常善于藏锋之人。在他总结的自己为官生涯的18条经验中,就提到:“坚持忍耐、隐忍不发”,“审时度势、以退为进”,“貌合神离、隐藏盟友”,“谨言少说、下笔慎重”等藏锋守拙的智慧。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也写下了“有过人之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心不自居”这样的句子,意思就是说:活在世间,言语谦逊才最合时宜。有比别人优秀之处,不用自己说明,他人自会知晓;有比他人更高的功勋,也不必将这些功劳时时挂在心上,这才是君子之道。
当然,正所谓,时移世易,当代社会,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是不宜藏锋,你不锋芒毕露就没人注意你,这个时候就要学会适时而动,什么时候需要锋芒毕露,什么时候需要谨言慎行,这个火候就很重要了。
我在网上看过一句话:贫穷的时候一定要锋芒毕露,胆大妄为;成功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如履薄冰。感觉还是挺有道理的。
总之,就像老子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与世无争的溪涧。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这样反而可以成为天下人效仿的榜样。
历史上有名的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正是这段话最好的注释。蔺相如舌战秦国为赵国挽回面子,升为上卿之后,引来廉颇不满,但蔺相如不与廉颇争高下,甚至远远看见廉颇都调转车头避开。连蔺相如的门客都认为他怕了廉颇,蔺相如解释说,他之所以躲着廉颇,并非由于害怕,而是怕将相不和,影响国家的安定,让敌国有机可乘,故而选择了退让。得知真相的廉颇顿感羞愧,他主动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
由此可见,知雄守雌的藏锋之态,是一种低调的为人处事方式,是占着理儿却仍然替他人着想的一种高尚的姿态。
今时今日,如果我们都能跟老子学一点处世之道,大概就能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