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白卷的张铁生是人才吗?
原绿色
我小时候就听过张铁生“白卷先生”的大名和故事,一直是把张铁生当做不学无术的典型把他的故事当成笑话留在印象里。直到这几年对新中国教育史感了兴趣,对教育上的几个标志性人物事迹进行研究性了解,才打破了我原先的认知,张铁生其实是一个有实力有想法的人,绝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张铁生在出大名之前就是一个人才。他1950年出生于辽宁兴城一个普通家庭,1968年初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十八九岁就凭突出表现成为了生产队的小队长,所以1973年才有机会脱颖而出被组织推荐参加高考。虽然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当领导的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但能够在一个组织中成为领袖,大概率这个人不会是一个庸才。
“白卷先生”的壮举本身也是创新思维和人才的一种表现。因为张铁生下乡后看书机会寥寥,在1973年高考理化时仅做出三道小题(最终成绩只得了6分)。但他又特别想上大学,就突发奇想在卷子背面空白处,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倾诉了自己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的心理矛盾,表达了不忍放弃集体生产而搬到小屋去复习功课……
现在回过头来分析当年的政治形势和那一代学生接受的教育,当时既然已经有了推荐上大学的政策,而且点明就是要从一线农民、工人、退伍军人中选拔优秀青年上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前两年又没有经过考试直接推荐上的大学,那为什么今年就要死守着“分数”这个硬杠杠呢?就不可以推荐虽然现在基础薄弱,但有愿望有热情有潜力的青年去学习吗?张铁生在实在答不上来又特别想上大学的情况下,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说的“头头是道”,还能写出有理有据有感情又观点明确的信,这本身不就说明张铁生有综合素质吗?当然,大学招生是考试还是推荐这是另一个深刻的话题,靠分数选拔不是也培养出来很多庸才吗?现在先不说推荐上大学对与错的问题,只说张铁生是不是人才的话题。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敢于付之行动,还摆事实讲道理,就说明张铁生了不起。
结果这封信被领导拿到《辽宁日报》发表,还在报纸上评论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随后,《人民日报》进行了转载,并称“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后来,张铁生被称为“白卷先生”,并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1975年,还成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并按照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旧大学”的要求,还成为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
特殊性包含普遍性,存在即合理。张铁生在彼时彼刻被树为典型,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我们从张铁生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成功人士身上某些品质和一种值得研究,值得注意的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失势后的不屈不挠艰苦创业更加证明张铁生是一个人才。人生的起起伏伏很正常,庸人在打击面前可能一蹶不振,但人才有可能总结教训东山再起。1976年,随着时局的改变,张铁生被判15年有期徒刑,他的命运被改写,他的“交白卷也要上大学”的故事从此成为笑谈。但张铁生并没有沉沦下去。1991年被释放出狱,女同学董礼平从老家赶过来接他,后来与他结婚成家。张铁生凭着自己大学学的专业知识到辽河饲养公司工作,后来受到排挤辞职与好友创立“天地饲料”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大公司。据说,张铁生后来身家已经过亿。
我们回首那一段特殊的岁月,思考张铁生的人生,是不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不说“交白卷”被推荐上大学对与错,这是一个深刻的话题;也不说张铁生究竟因为什么错误被判刑,那是我们说不清的话题。单单从人生跌宕起伏这个视角去看,张铁生真的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