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齐桓公打出“尊王攘(rǎng)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zhāng)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下面来聊聊这位春秋帝王:
1.管仲射公子小白,即齐桓公
齐国内乱, 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即由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和由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回国,夺取国君宝座。
鲁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了莒(jǔ)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
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慢悠悠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
这时小白早已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可见先到先得,高傒(xī)立他为国君,是为桓公。
2.齐桓公起用管仲为相
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到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
国语: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něi),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yí)吾乎。
齐桓公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而且这一箭是为了取其性命;反而听了鲍叔牙的推荐,重用管仲;可见心量之广大,而且能够纳谏,这两点非常了不起。
3.管仲劝告齐恒公,远离易牙,竖刁
管仲得了重病,桓公前去探视:仲父的病很严重了,您将有什么教诲我呢?
管仲:希望君王您疏远易牙,竖刁(diāo),常之巫,卫公子启方。
桓公:易牙不惜烹(pēng)煮自己的儿子以满足我的口味,这样的人还能够怀疑吗?
管仲:人的本性难道不爱自己的儿子啊?自己的儿子都忍心煮死,对君王又将会有什么爱心呢?
易牙是厨师,很善于做菜,被厨师们称作祖师;但为人歹毒,心狠手辣。
一次桓公对易牙说: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倒为憾事。
桓公此言本是无心戏言,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
为了拍马屁,竟然把自己儿子杀了,做成美食给君王享用,这个实在已经残忍到极点了,虎毒尚不食子,何况于人呢。
桓公又说:竖刁阉割了自己以便能侍奉我,这样的人还能够怀疑吗?
管仲:人的本性都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都忍心残害,对君王又将会有什么爱心呢?
竖刁也半斤八两,不是善茬(chá);把自己阉割了,来达到亲近君主,阿谀奉承的目的;所以生活中要看对人,对于那些歹毒之人,务必要远离,不要心存幻想,不要给自己挖坑。
桓公又说:常之巫能审察死生之理,能驱除鬼降给人的疾病,这样的人还能够怀疑吗?
管仲:死和生是命中注定的,鬼降给人的疾病是由于精神失守引起的;君王不听任天命,守住精神,却去依靠常之巫,他将因此无所不为了。
这点可以理解,如果相信算命先生,依赖算命先生,那么算命先生就能来左右你的命运;你就一天到晚上门请教,花钱消灾去吧;乃至于生病不去医院,反而去搞些神神叨叨的事儿,上崂(láo)山请道士;一国之君的命运掌握在算命鸟人手上,是多么可悲可叹;轻则亡身,重则亡国。
桓公又说:卫公子启方侍(shì)奉我十五年了,他的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这种人还能够怀疑吗?
管仲:人的本性哪有不热爱自己的父亲啊;父亲死了都忍心不回去奔丧,对君王又将会有什么爱心呢?
桓公:我听你的。
4.齐桓公,活活饿死
管仲死后,齐桓公最终没听从管仲的遗言;依然重用易牙,竖刁。
晏子:及其卒(zú)而衰,怠(dài)于德而并于乐,身溺(nì)于妇侍而谋因于竖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胡宫而不举,虫出而不收;当是时也,桀(jié)纣之卒不能恶焉。
齐桓公得重病,易牙与竖刁作乱,填塞宫门,筑起高墙,内外不通;最后令齐桓公饥饿而死。
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尸臭熏天,方才下葬。
善终非常重要,不能一辈子是贤明的;到了晚年昏庸,亲信佞(nìng)臣,实在是现实版本的不得好死。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请周天子的代表单伯,约集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juàn)地会盟 ;各国诸侯看到周天子支持齐国,遂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霸主地位开始确立;可见其外交手法非常高明,善于结盟。
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
公元前657,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jī)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听,晃个不停;齐桓公大发雷霆,将蔡姬送了回去;蔡国也不高兴,把蔡姬又嫁给别人;桓公便兴兵讨伐蔡国;这实在是一怒为红颜,当然也违背了孙子的那一句:主不可怒而兴师。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kuí)丘之盟 ,提出“尊周室,攘(rǎng)夷狄(dí),禁篡(cuàn)弑(shì),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sì)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
前644年,戎(róng)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齐,齐令各国诸侯发兵救周。
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各率党羽争位 ;9月,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