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世界不易懂 ~jeff
前几天晚上总睡不好,睡到半夜就醒了,然后在床上辗转难眠。可能是因为换了个环境吧。古人说,“客舍如家家如寄”当如此。常年在外,偶尔回来一次,反而不能马上适应。在网上找了个野方子,说是用百合熬粥喝会有一定效果。这简单,百合家里有种,何不去挖些来试一试。
种百合种了大概有三,四个年头了,下种以后就一直都没挖。我想,百合的个头应该赛过大南瓜了吧,品质也当属一流。想得美滋滋的,期待着巨大的惊喜。说干就干,我拿了大竹篮,扛着钉耙,满怀希望就往目标进发。
百合不像棉花和蔬菜,需要种在墒上或菜畦里,它性子比较野,可能更适合山地。我家百合就种在房子背后的山洼地里。地里已经是杂草丛生,漫无边际,差不多把百合都遮盖起来了,分不清哪里是百合哪里是野草,要凭模糊的记忆做大数据分析后去判断。
我找准了方向,做了个简单的人脑定位,就精确锁定好目标。
目标是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草丛中,误差不超过半公尺。我用钉耙三下五除二扫开一片空地,就开始了我荒郊探宝般的野外作业。我坚信,我一定会很惊讶。
接下来发生的真正让我感到很惊讶很意外。
预料中的百合会像落花生一般一挖一大串,三两下就能满载而归。可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连挖好几耙,百合的影子都没见着。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地方?应该不会,当初种的时候自己也曾参与,怎么可能有错。我坚定我的判断没问题,继续坚持,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功夫果然不负有心人,在挖了一两尺见方面积后,终于发展了百合的芳踪。但它的出场简直让我大跌眼镜,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娇小柔弱,仅如大蒜头般瘦小单薄,而且数量稀少珍贵,让我不得不把它放当成山珍野味重新定位它的价值了。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在三,四年前种下去的希望的种子?在吸收了土壤的肥力和天地的精华,经历数载春夏秋冬的孕育,结出的却是品质和数量均远逊色于种子的果实,遗传优势丧失殆尽。我想起一句话叫“王婆婆养鸟,越养越了”,简直就是为我的百合量身打造好的嘛!这究竟是土壤肥力不行,还是气候不适应,或者是光照强度不够,要么是种子退化所导致的…原因扑朔迷离,让我一脸的茫然。
前些年,百合市场行情还不错,菜市零售价十一,二元每市斤。我似乎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潜力巨大的远景市场,并且对它寄予厚望,打算把它当成一种产业去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做出规模效应,并且做了相应的长远规划。
虽然前景可观,但我知道市场总是时刻在变化,所以还是谨慎为好。先试一试,不看广告看效果。于是,我从上海的菜市买了一部分种子带回家。但毕竟随身携带不便,数量不够,所以就又从淘宝网上买了一些。淘宝上是分两批买的,且是从同一个卖家手里买到。卖家是湖南的,专业种植百合。资料显示,他有三百多亩面积的百合,买家的好评非常多,差评几乎没有。上海能种,湖南能种,我们老家应该也没什么问题,我们老家跟上海的纬度大致,气候特点差不多。湖南的卖家我也咨询过,卖家差不多是“拍了胸脯”向我保证没问题。于是,我很放心地购买了两批次共十多斤种子。当时为了讨好卖家货发好点,我对他承诺,我先买点试试,好了还会再来大批量。其实我心理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我打算自己种好了出售种子,下回才不会考虑再买他的。下回说不定我们就是竞争对手,我跟你他抢生意还差不多,不黑你他就够意思了。但我还是假装很客气地完成了交易,并且习惯性地给予好评。
十多斤种子掰开成一瓣一瓣的,按照技术要求说明的方法去种,也没种多大面积,总共大概也就七,八个平米左右,换算成土地方面的计量单位大概是一厘(百分之一亩)多点。
也是世事有常有变。很多一开始雄心勃勃地做出的计划,后来都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三,四年前规划的产业发展宏伟目标,后来由于实际种植面积小,生长周期长,还有自己工作方面原因而将它抛到脑后。对百合疏于管理和培养,恐怕与现在的结果也不无关系。
那天下午,我差不多挖了两,三个平方米的面积,连没有抖干净的泥土加起来可能也不到两斤重,球茎还赶不上乒乓球大。这大概就是以前老人们常说的“种一升收一捧,恳求土地老爷保佑留个种!”种下去的是山东大馒头,挖出来的却是旺仔小馒头。差点就指望靠它过日子,指望它能让我翻身,改变我的阶级地位。三,四年的守望没有理由没有前兆都化为泡影,真是欲哭无泪。时间损失且不说,本都回不来,差点把裤衩也搭进去。幸好只种了一点点面积做实验,否则真要等着喝西北风了。我差点惊出一身汗,想找一瓶1982年的拉菲压压惊,却没有找到。当然不可能找到,根本就没有。
哎,算了算了,暂且不去做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终身职业规划了,也不去描绘宏伟蓝图企划千秋霸业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还是先把眼前的做好,把握当下才是最应该的。不管是种百合还是现在手头的工作,这是当务之急。这或许是,百合之外的另一种收获吧!
~12.1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