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前面六章都在讲如何表达自己,到第七章进入倾听他人。无论是表达自己,还是倾听他人,都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为什么要先学表达自己,再是倾听他人呢?其实表达自己之前先是倾听自己,自己都不懂,又何能懂他人?自己都听不见,又怎能听他人?
说到听,我们到底听什么?每个人都会说,都会表达,可怎样才能听到他的心呢?怎样才能建立心与心的连接呢?
这一章的标题叫“用全身心倾听”。好,问题来了:请问,用全身心倾听和用脑听有什么区别?
我们的大脑最擅长什么?分析组织计划逻辑!用脑听,我们会听到语言,会听到语言背后的逻辑,然后训练有素的大脑人工智能般地开始理解、分析、判断、归纳、总结。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当你跟对方讲了一段话后,对方给你分析的头头是道,给出的建议堪称一绝,可是你心里却总感觉少了点那么点味道,一边点头,一边心里暗想:
“这哪跟哪,他根本不了解状况!”
“就知道说,自己来试试看,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还是不解决实际问题呀,这个还是没办法!”
“哎,他都没好好听!”
……
在这一章中,作者也提到用脑听的状态:会让我们试图分析问题,会让我们急于采取行动。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态;试图分析问题妨碍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所以这一章节要求我们“用全身心倾听”。文章在第二段就提出:“为了倾听他人, 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就是让我们放下大脑,放下大脑的思维、思绪、思路,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如何体会?“用全身心倾听”对方,建立联结。
好,如果这时我们放下大脑,只是用全身心来倾听,那我们到底要听什么呢?如何听?
作者在文中提到:“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什么是观察?观察是不带评论客观观察结果。在第三章《区分观察与评论》中有详细的说明,并有具体的例子让我们来区分评论与观察,透过对照让我们对评论与观察有更精微的觉察。
《非暴力沟通》学习的目标之一是让我们的语言使用上更加有觉知,当我们仔细区分观察与评论时,我们非常有智慧能区分与分辨;然而,当我们回到滚滚红尘,在我们和孩子的互动中,我是否依然能时刻觉知自己的语言呢?是否依然能够觉知我现在是在观察还是在评论?若没有时时对自己的照见,我们将不过只是知道而已,离做到却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所以知道而做不到常常让人扼腕叹息。若我真内心坚定地要做到,那必定是将这份觉知带入每一场对话,时时觉察时时反思:和孩子的互动我是否又陷入了自己的评判呢?我的评判到底是什么?这是真的吗?如果没有这个评判,我会有什么不一样?
倾听感受这一点也很重要,可它一定是以观察为基础的。若是在对方还在说的时候,我已经陷入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分析中去了,怎还有可能连接到对方的感受呢?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自己和孩子互动时,当孩子在说某件事的时候,我第一个升起的念头是什么?我有评判吗?我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忍不住想要说吗?还是我已经忍不住一番评论、建议直接冲口而出了呢?
如果这个时候将这些完全的放下,继续用心倾听,我们就可以开始感受到对方的感受,他在讲这些事,透过事看到人,在讲这件事的这个人、发生这件事情的这个人,现在怎么了?心情如何?感受如何?
如果这时能连接到那份感受,恭喜你,我们就可以继续深入了,他这份心情,背后的需要是什么?他想要什么?渴望什么?
这里的想要、渴望发自于我们的内心,无善无对,没有对错,这里要警惕的是我们评判的升起,如果我们对这个想要和渴望升起评判,这个联结可能又会在这里卡壳了。
作者在文中说到:“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嘲讽就会消失。我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能体会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请大家把这句话读十遍!)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这就是我们用心倾听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之处,“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而我们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必定会加深我们与他人的联系,运用在亲子关系中,必然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心与心的连接,共建和谐信赖合作的亲子关系。
在文章中,作者还强调了两点,第一点就是我们透过倾听后给他人反馈的意义。 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其实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孩子是不太清楚自己现在的状态的,觉得不爽了就开始闹,如果父母能敏锐地觉察出孩子的感受、需要和请求,并把他的状态说出来,孩子会深深的感受到被同理了,那种转化的速度绝对是你意想不到的!
另外一点,作者提到: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所以,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所以我们要如何关照好我们自己呢?
最后,让我们都扪心自问:我们到底为什么学非暴力沟通?我可以放下我的权威与控制,只为和孩子建立更深的联结吗?还是为了让孩子改变来迎合我的需要和期待?若是后面这种,这本书也就可以合上不用看了:)
在读书会中,大家都感受到这个倾听的方法非常好,但往往陷入情绪后就根本没办法倾听和联结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还是回到自己,倾听自己:首先从情绪出发,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继而透过情绪看自己背后的想法与需求,到底是什么想法让我有了这个感受?我真正的需要或渴望是什么?
在互动中,一位家长分享了让她近期觉得烦躁的案例,孩子刚进入一年级,写作业要求完美,一个“0”擦擦写写,要写上大半个小时,她看着就心急,急了跟孩子说孩子也不听。
首先,针对家长的分享,不起分析判断,继而没有想给建议的冲动。
然后我们请这个家长和自己的感受做个连接,“当时这个情境中,您的感受是什么?”
家长说:“他一个“0”也要写上大半个小时,我就让他不要写了,可她还是要写,搞到那么晚……”
我们请家长暂停:“您刚才说的是事件,让我们进入到这个事件带来的感受,您的感受是什么?”
通常我们对自己的感受没有那么的有觉知,很容易被事件带走,所以我们要真的停下来,跟自己的感受做联结。
家长感受了一下说:“我很着急。”
“您着急什么呢?背后有什么想法或需要?”
“我担心他睡觉晚了,明天起不来;其实他第二天也没有起不来,好像是我担心了。”
这位家长自然而然地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他就是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一定要写好。”
“请您感受一下,孩子这个时候的他内心需要的是什么?”
“我想他需要的是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对话进行到这里时,这位家长状态已从着急到放松的状态。想想,当我们心平气和地面对事情和我们着急紧张担心地状态面对事情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呢?
所以,别小看感受,当我们能放下评判,连接感受时,我们的这份对自己对他人的觉知就能将我们从事件带向对人的连接,而人搞定了,事还怕搞不定吗?
知行合一,好的方法,需要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切切实实的去实践才是真的学到。而这个实践的过程,就需要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时时反思时时觉察,不断实践与改进,这样我们才算真正学、习非暴力沟通。
感恩您的阅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