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廌学论语(学而第一|一):学懂第一句,《论语》学会一半。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

第一句好像平淡无奇,容易轻飘飘就放过了,其实内涵很深。

朱熹说《论语》首篇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第一句学明白了,终身都会学,第一句没有学明白,这本书也不用读了。

有那么玄乎?那就再学一遍。

工作中有个前辈教导:学习要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很受益。

首先搞清楚,学《论语》,要学习什么。

《论语》内容主要指个人修养,不是指数理化这些科学知识。钱穆注,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后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善之义。孔门教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养家糊口。否则,就学错地方了。

接着,搞清楚跟谁学习?怎么学习?

《尚书》注,“学,效也。”就是效法,模仿。效仿谁?孔子效仿周公,我们效仿孔子,他们都是先知先觉之人,是圣贤。《说文解字》注,習(习的繁体),鸟数飞也。习,就是练习、实践。学习《论语》,就是效仿孔子。孔子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孔子怎么做,我也跟着做,就是有模学样。华杉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比如送客,孔子会站在门口眺望,一直等到客人走远了,不回头了,看不见了,才转身进屋。那你送客,也要这样,别说完拜拜,嘭的一声把门关上。

这有什么呀!三岁小孩都知道。

关键是,为什么?!

第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跟圣贤学,可不可以跟父母学,跟老师学?

最好不要。

上面我们学到,学《论语》,是学为人之道,不是学加减乘除。很多父母老师有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自己学得似懂非懂,没有把握本质,可能会把你带沟里去。送朋友这样,我学会了。送领导呢,送行动不便的长辈呢?爸妈会说,“礼多人不怪”。现实中可不是这样,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

某天,大家送别一个大专家。送行的人有客户领导,有自己团队顾问,总共七个人。大家相互礼让进了电梯后,一个顾问迟迟不进去,可能是怕超重了。大专家亲切招呼了两三次,没问题的,赶紧进来。她怎么也不进去,一个劲的笑着说,你们先下,你们先下,等会挤着大家了。其实电梯可以承载十人以上,不会超重,只稍显拥挤而已。在电梯里,大专家就不高兴批评了一句:这姑娘,怎么回事,有点矫情!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要是学明白了这句话,就大概知道该怎么做,就不会这么干了。

第二个问题,有“不习而传”的毛病。自己不这样做,还教导别人那样做。

近日一则报道:上海一初中女生跳楼自杀,留下千字遗书,字字泣血。有几段话是这样写的:“这年头啊就是这么怪,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的人永远有资格指着鼻子骂一个正在学习正在读书的人。”…,“我不会赖在家里把房子变成了凶宅,放心吧。”…,“人生一趟,遇见你们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不习而传”的毛病,很普遍,很严重。

华杉引用法国社会学家德尔塔(G.Tarde)所著《模仿律》的观点,阐释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学原理。德尔塔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定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先外后内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所以,为人之道,最好向圣贤学习。圣贤者,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经过了千年考验,是个绝对的好榜样。

圣贤离自己太远,没法模仿了。退而求其次,向当今社会真正德行高尚的人学,向你打心底里愿意成为TA那样的人学。当然也可以包括你的父母和老师。只是“岳不群”实在太多,风险系数有点大。到底向谁学,和你的人生目标有关系。

第二个“为什么”。为什么要模仿着学?变通变通行不行?

孔子说,父母去世,守孝三年。难道我以后也要守孝三年?孔子说,割不正,不食。那我妈炒的菜不好看,我也不吃?

不行,也行。

年幼初学,不行。长大真学明白了,行,但你不会。

为什么呀?!

我们先放一下,接着往后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轮到学“悦”了。

“悦”是一种什么状态?

钱穆注,悦在心而乐见于外。心里到底有多高兴?程颐说,“有不知手之舞足之蹈者”。华杉说,“活在他人想象之外”。发自内心的喜悦,心悦诚服的欢喜。

我们回顾一下自己跟“顶级”教练学游泳,学溜冰,学……的情形。学得最快的小孩是哪种?教练要你干啥,你就干啥。要先练哪个局部动作,你就练哪个局部动作。你要问为什么,往往会让你闭嘴。最后,你学到位了,通过考核了,真正知道要领了,你也不会问为什么了,服气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变通变通了,不过变来变去,还是逃不脱如来神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亦说乎!这种悦,你懂的。

孔子其实回答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记载在《论语》里。他说“人之为学,常苦其难而不悦者,以其学之不熟,而未见意趣也。所学者熟,则义理浃洽(融会贯通),中心喜好,而进自不能已矣!所以说不亦悦乎!”

不“熟”?什么叫“熟”,有标准吗?

要是问出了这个问题,恭喜你,第一句话大概学明白了。

孔子修身核心主张就一个字:仁。

什么是“仁”?

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也,人心也”。

治理天下曰德,治理国家(当时诸侯)曰仁。

向我们这种被人治理的,曰孝,曰慈,曰忠,曰义,曰……。都是一个内涵的延续、延伸,王阳明用一个词概括,叫致良知。

仁者,君子也。君子宛如玉。玉,要完美无缺才贵重,磕坏一点点就不值钱了。仁,至善至美,义理无穷,只可逼近,不可抵达。后世称之为“中庸”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孔子述而不作,王阳明的“良知学”不立文字,禅宗讲顿悟,也不立文字,怕误导后人。

懂了就是懂了,一写出来就都是错。只可领会,不可言传。

所以,要“学而时习之”,才能“不亦悦乎”。能“悦乎”,就会笃定地“学而时习之”。

【译文】

孔子说:“学修养之道,须效仿圣贤所为,时时温习义理,不断实践领会,我心感觉欣畅不已。"

【注解】

1、学:《尚书》注,“学,效也。”效仿,模仿。效仿谁?钱穆解释说,“后觉习效先觉”,孔子效仿周公,我们效仿孔子。

2、时:钱穆解释有三种说法。一指年岁而言:古人六岁开始学识字,七八岁学日常简单礼节,十岁学书写计算,十三岁学诗歌舞蹈,此指年时。二指季节而言:古人春夏学诗歌弦乐,冬秋学书礼秋射,此指季节为时。三指晨夕而言: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

3、习:一,张居正解“温习”,指熟读玩味,切己体察。二,练习、实践。《说文解字》注:習(习的繁体),鸟数飞也。

4、说:通“悦”。钱穆解释,悦于心,乐则见于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96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82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25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74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64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5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4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3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2评论 2 30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96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84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3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