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篇第十一⑧-⑩
⑧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⑨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⑩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噫,是语气助词,叹气,悲叹。颜回死,孔夫子非常的悲伤。天丧予!天丧予!老天这是要了我的命!这句话讲了两次。
我们来思考自己的生活,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说这种话,当我们希望破灭了,我们承受了甚至觉得比生命更大的打击的时候才会讲:老天这是要了我的命。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对于颜回的喜爱程度,他是想让颜回传衣钵的,最得意的门生,而这个门生却在这个时候离开了。
颜回比孔夫子小三十岁,他是完全有学识、有智慧、有能力,年龄也合适,可以去传承衣钵的。《论语》中有几处提到天,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赋给我的德行,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还有一处提到天的地方: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虽然文王已经不在了,文化不还在这里吗?还是传承下来了。
天是不会丧斯文的,匡人能奈我何呢?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从这几段提到天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的心思,他是把一些希望寄托在颜回身上的,是寄予厚望的。所以这个时候才会感叹,老天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恸是极其悲伤,过分悲痛的状态。颜回死这件事情,孔夫子哭的很悲痛,很伤心。跟随在身边的人说,老师,你哭的太过于悲痛了。孔夫子说我有那么悲伤吗?
从这其中来延伸。当我们沉浸在某种状态当中的时候,是不自知的。比如说,我们过分的悲伤,自己看不到,但是旁观者清,在我们身边的人是看得很清楚。当我们过分的高兴和得意之时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经常说得意忘形。当我们很高兴的时候,沉浸在高兴的氛围当中,这种情绪当中,我们就开始忘了自己的行为,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通过颜回死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的伤心,孔夫子的悲伤。圣人也有他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希望,尤其是颜回这样一个深爱的弟子,欣赏的弟子。
颜回在《论语》当中,无数次的我们提到过不贰过,不迁怒。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包括颜回好学的态度,做人的品格,对于学问的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这个时候孔夫子自然是伤心的,同时也是一种合时宜,如果如此心爱的弟子离世,都没有那么伤心,这就是不得其时。
接下来孔夫子又补充了一句话,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痛苦,又能为谁呢?这句话当中我们再来延伸,首先孔夫子对于颜回的离世,是非常伤心和痛苦的。这时候自己并不自知,而身边的追随者学生们看到了,说老师太过于悲伤了,孔夫子说了一句:有恸乎?我有那么悲伤吗?接下来开始,又补充了这一句,我不为这样的人悲伤,又为什么样的人悲伤呢?说明跟随者说的话,孔夫子意识到了。
在生活当中也如此,当我们过于悲伤的时候,如果别人提出了意见,说是不是太过于伤心了,本身也是出自于好心的提醒,并且旁观者清。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要懂得及时修正自己。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我们在一件事情当中太过于高兴,如果旁观者看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的警醒并且加以修正。
我们再顺着修正往下讲,到底该不该修正?不好说,要取决于是否合时宜,是否和那件事情相应,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判断的能力。比如说,这句话当中,孔夫子说,有恸乎?接下来意识到了,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又为什么样的人伤心呢?是不是还是坚持自己原来的态度啊,这就是判断的能力了。
我们在人生当中,会有无数的人给我提出建议。提出建议首先我们是要接受的,接受以后,具体去不去修正,这个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对的事情我们要去修正,不对的事情我们自然不要去修正。所以这里孔夫子说,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能为什么事情什么样的人伤心呢?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颜回离世这件事情,我自然是要很伤心的,不光是我的爱徒,不光是得意门生,不光是我欣赏的人,他还代表着文化的传承。这里面不光有个人的感情色彩,还有文化的传承,还有周礼的推行,还有大道的推行蕴含在其中。
这句话其实是很玄妙的,首先告诉我们孔夫子是很悲伤的,然后身边的人看到了这种悲伤,说出了老师是不是太过于悲痛了。孔夫子说:是的,但是我不为这样的人悲伤,又为什么样的人呢?
从这段话当中延伸出来我们生活中可以用的三个思维:第一种思维,就是沉浸在其中之时,我们是不易看到事情的真相。无论这个情绪是高兴,喜悦或者是悲伤。
第二种思维,旁观者清。当别人看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要及时的觉知和接受。
第三种思维,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看看这件事情是否是合时宜的,这就是发而皆中节。为什么说他是发而皆中节呢?颜回这件事情,孔夫子是悲伤的,不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吗?为什么这里又讲他发而皆中节呢?因为他悲伤的情绪和发生的这件事情是相应的。
比如说,身边有至亲的人得了病或者离世,我们要不要悲伤?这时候悲伤就是发而皆中节。可是生活当中如果发生的是一个小的事情,并不应该这么难过而我们过度悲伤,那就不中节,不适度了。何为中节呢?就是适度、合时宜、合适。这里颜回去世这件事情,孔夫子的这种情绪,这种悲伤和这件事情是合适的。不光有人,还有文化的传承。
颜回离世这件事情,孔夫子的悲伤程度,是要大过于孔鲤去世之时的。孔鲤是自己的儿子,而颜回是自己的学生。但是颜回和孔鲤是不一样的,因为对于道的传承对于孔夫子学问的理解程度,有才与不才之分。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圣人的思维,圣人的情绪,他不光寄予厚望的是这个人,而是他人身上的品德和精神。
颜渊死,门人欲厚礼葬之。子曰:不可。这里的门人,指的孔夫子的门人、学生。在颜回离世这件事情,孔夫子的学生们,弟子们也很伤心,大家平时就赞叹颜回的学问,英年早逝,想要厚葬颜回。子曰:不可。孔夫子是不认同这件事情的。
第一,要合乎礼制,称其家。颜回家境贫寒,并且也没有去做官,如果厚葬和颜回的身份和家世,并不相应并不相合。第二,颜回在世之时,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这是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和好学的态度。他的思想也最接近于孔夫子,所以了解颜回的人莫过于孔子啊。颜回生前是安贫乐道的,去后自然也不希望厚葬,生死如一,所以孔夫子是不赞同厚葬的。
门人厚葬之。但是门人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听从孔夫子的话,依然把颜回厚葬了。这里面还有一层原因,因为颜路。颜路是孔夫子的学生,也是颜回的父亲。所以这件事情颜路亦在其中。还有那么多学生们,是赞扬颜回的,是欣赏颜回的,所以门人们依然把颜回厚葬。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第二点,孔夫子对于学生们并不强势,并不强制。如果孔夫子是强势的性格,门人们也不会去厚葬。
在《论语》当中我们讲过一句话: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华出使齐国的时候,冉有为其母请粟,就是请求给一些米。孔夫子没让给那么多,而冉求给了很多。孔夫子也并没有制止。包括孔夫子的学生们,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为学、有的一生传播学问。对于这些事情,孔夫子都没有强求,他很尊重每一位弟子学生的意见。自己做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孔夫子为人的温和和宽厚。
我们把它延伸到生活当中来。平时有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就会养成某种固定的标准。举个例子,在一个团队当中,如果一个领导是很强势的,这是思维习惯。这个时候所有的人就会言听计从,形成了这种固定的标准和模式。
比如说,在一个家庭当中,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父亲或者母亲,如果对于孩子是过于强势的,那么就给孩子形成了某种特定的标准。他讲出来的话,只要你认为是不对的,他就不敢再去提,不敢再去做,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会变得内向。这就是我们自己平时的性格和性情,给孩子、给员工、给身边的人养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比如说,和朋友相处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是很固执,很刻板的,时间长了朋友就会了解,我们是古板的是刻板的,这时他的行为标准知道了,明明看到一些问题他也不会讲,因为无形当中已经养成了。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夫子的性情温和、宽厚,温、良、恭、俭、让。
这个时候弟子做事情就不会完全按照老师的意见,尤其是非原则性的事情,并且这件事情又有颜路的关系在其中,所以并没有按照老师说的不可以厚葬。可是孔夫子也并没有制止,不强求,不强势。这时候弟子们容易成才。
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员工,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如此。如果我们事事都去干涉,他就很难成才,他就无法施展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自己本身的才华。这里又提到了一个度的问题,合时宜。
我们要不要去管员工,要不要去管孩子,要不要去管自己的学生,要。但是分,管什么事情。比如说我们注重的是他内在的培养,当弟子的德行不够的时候,这个时候孔夫子是要管的,仁爱不够的时候,是要管的,学问不足,这是要教的,行为不端,是要约之以礼的。所以他修正的是这些学生们的内在修养,但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想要做什么事情,不过多的干涉。
对孩子也同样,他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可以有自己的决定,但是我们让他内在的东西不能走偏。内在的价值观不能有偏,这就是中庸之道了。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合时宜的,我们注重的是一个人的内在,而不是让他事事都听我们的,这个会让这个人身上的才华和性格特点无以发挥。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孔夫子说:颜回,你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而我却不能把你像儿子一样对待啊。也很无奈,孔鲤离世之时,孔夫子作为父亲可以不让他厚葬。但是这里的颜回却不可以,因为毕竟还有颜路在其中,那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如果坚持厚葬,我又怎么能去阻止和干预呢?
颜路请求孔夫子以自己的马车给颜回做棺椁,这个孔夫子可以拒绝,因为涉及到了孔夫子从大夫之职,涉及到了孔夫子遵行的礼。可是这里颜路和其他的学生,想要厚葬颜回,孔夫子可以不赞同却不干涉和拒绝。所以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的品德,我坚守自己的礼节,但是我不强求,我守自己的道,但是我不强制。
这种精神太值得现在的我们去学习了,他注重的是人内在的修养,内在的道德,这个绝不可偏。可是在行为上和其他的事情上,并不会过多的干涉和强势。这就是孔夫子的温和、宽厚,我们要学习这种思维去对待身边的朋友,去对待自己的员工,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自然就会变得温和,变得谦让,变得守自己的标准,守自己的原则。严于律己,但是宽以待人,对他人都是宽厚的。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非我本意啊,这都是他们要去做的事情。这句话我们体会到孔夫子和颜回之间的交流,像不像两个知己之人。颜回已经离世了,孔夫子既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知己。说这不是我的本意啊,他们非要这么做,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这种师徒的感情,知己的感情油然而生,可以值得我们细细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