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是本单元第1课的延续,将4龄期左右的蚕拿到教室,观察研究蚕幼虫的身体特征及其行为习惯,继续学习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本课有以下活动:
①观察蚕的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
②观察蚕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反思如下:
1、在这活动一之前,我让学生先分享养蚕过程中自己的发现以及观察记录。这样可以收集到学生的一些发现,也对学生观察记录有着一定的督促作用。
2、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中,结合学生养蚕的经历,学生很容易发现蚕吃的桑叶比一龄蚕要多,身体变长了、会眠、蚕沙比之前大些、有的学生在蚕房中还发现了蚕退的皮等等。有的学生说到蚕沙时会露出嫌弃的小模样,这时可以给他们科普一下蚕沙的功效和作用。
3、为了更好地观察蚕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我还特意等了一节课,就是想等蚕长成4龄蚕学生更好观察。等到上课时发现蚕宝宝多数还是3龄蚕,课上只好选择最大的蚕观察。我想下一个三年级一定要提前布置养蚕,或者先上第三单元再上第二单元。
4、因为蚕比较小,蚕的体节学生用放大镜数也没能数出,最后只能在图片上数蚕的体节;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多数学生能找到8对,很容易忽视胸部第一节身侧的2个小黑点,需要提醒学生注意。
5、课堂上有的学生发现幼虫蚕的胸足大小明显小于腹足,这是课前没有设计的环节,课堂上发现觉得很惊喜,于是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分析出蚕主要靠腹部(腹足)运动,胸部(胸足)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并基于此讨论学习了其它结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