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得很平淡,无情感波动。)
师:这段文字,其实是写一天中的一个瞬间,就是母亲要带“我”去北海去看菊花的对话的情景。这次“我”居然答应了,母亲很高兴。所以,我们写一天,一天往往是可以详写一个瞬间的。用对话的描写展开整个段落。我们看细节——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是环境描写,故事的背景。——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这时的“我”已经不大耐烦了。——“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为什么这里有个“喜出望外”?因为第一段写“我”老是在发脾气、摔东西,妈妈这个时候很高兴啊。——“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余老师读得深情,有节奏,有轻重缓急。)
所以,我们朗读这段文字要很深沉,要进入故事的情境,要把有些字眼读成重音,有时候还要想着画面的描写。大家看出这段文字的美妙没有?好像是一天,但是母亲把小时候的故事给带出来了,因此它的内涵就更加的丰厚。好!其实老师刚才已经再朗读了一遍给你们听,我们现在就来各自尝试一下体味一下文中的情感,自己都自己的,自己把这两段文字读一读。老师倾听你们朗读。好!开始吧!各自读!对!声音放出来!
学生自读。(从他们此起彼伏的声音中可以听出比刚才的朗读多了些处理,有节奏了,有起伏了,有了情感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