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外面的温度吓得我根本没有想出去的念头,早上起来收拾一下,还是来泡图书馆好了。
说实话,在图书馆我也不是那种埋头苦读的那类人,我总是在看“闲书”,散文、小说、评论等这类闲书,所以一般有人问我最近看什么书了,我只能回答一句“都看些闲书啦”!以至于前几天导师让我修改我的论文,我现在还在拖着,没有写下去的欲望,总觉得写出来的东西没什么意义,就是一堆文字堆砌出来的而已,这样我便说服自己做一些比较喜欢的事情。
昨天看完一本算是随笔的书吧,写书的叫做麦子奇的年轻作者吧,书中的一些观点还是能引起共鸣的。他在讲孤独,其实没有一个人不是孤独的个体,只是有些人享受着这份孤独宁静感,还有些人太厌恶它了,想方设法地逃离这个空间,将自己的生活制造出一种很丰满的景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这个无可厚非。不过,不要害怕孤独,这是和自己相处的绝佳状态,它让你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自我的价值怎么样去实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环境,而不是看别人在干什么我们就跟着去做什么。
还提到一点关于出去走走的话题,现在的年轻人很向往自由,每天在朋友圈看各种鸡汤以及朋友们出去嗨的状态,感觉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每个人都过得很滋润,好像不用上班、学习,都在看外面的世界。
鸡汤我们可以喝一点,但是不能营养太丰盛,最后影响我们的大脑正常运转。主次一定要分清楚,很多在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他连基本的经济基础都不是很坚实,凭什么说走就走呢?除了家庭背景很好的人,可以真正达到说走就走,很多人还是要为自己眼前的苟且买单的。因为我考研比较晚,我有很多工作的朋友,一方面她们总劝我在学校的时候时间很充裕要多出去走走,不然上班了想出去了都没时间,没勇气一走了之。另一方面,她们也在自己的岗位上拼命,为自己未来的经济做准备,积攒着那点工资,想着有机会再出去看看也行。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能总要别人为你的行为买单。我自己也是经常反思,自己一定尽量不要成为别人的累赘,特别是爸妈的负担。我会经常出去走,但是这些经济上的支出也是我通过一阶段的付出积累的,这样才能放心的出去玩。美好的事物我们都很憧憬,但是想要把它变成现实,必不可少的还是我们的付出和努力。
另外一个话题,便是关于自我认知。不管多少人反对,甚至瞧不起,那又怎样,只要你自己认真考虑过那是你想要的生活,是你喜欢的状态,那就勇敢去做。生活自己可以负责,你不需要别人来负担,什么样的结果你都能承受,那就好。那位作者写道他原来是一个程序员,写代码在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肯定是处于朝阳行业中,但是最终他不顾很多人的反对,放弃了那份高薪工作,转而加入编辑的行业,开始写东西,作书。这个行为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回老家还被人嘲笑,没出息,没赚大钱。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在这条路上,自己很喜欢这样的状态,一直以来写文章就是自己的爱好和梦想,有多少人不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呢,或者很多人根本就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那就不能谈喜欢什么了。那既然你找到自己喜欢的,而且还能一直专注于这个领域,这是何等的幸运呢。管他别人怎么评价呢,说实在的,也就是别人没事的时候吐槽两句,说还会真的把你放在心上担心呢?除了你的父母,其他人真的只能是随口一说。
所以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努力把它做好那便是一种成功。我相信这是一种实话。不必去在意别人怎样,你的未来没有人为你负责,只有你自己。我现在还处于比较初级阶段,还不是很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不过,慢慢地好像轮廓要出来了,我想自己朝着这个方向走去,能给你创造一点社会价值便好。
孤独并不可怕,它可以成为自己的一种陪伴,占据你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我以前会很害怕孤独,从来一个人不愿意吃饭、不愿意去买东西,更别谈一个人看电影、旅行这种事情,特别害怕孤单。每次一个人的时候,总觉得会发生一点自己意想不到的坏事情。可是这两年,我因为学习、工作都离开了曾经的她们,逼着我不得不一个人做许多事情。现在我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一个人吃饭更随意,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吃。我还喜欢一个人逛马路,好朋友来这边看我,我可以带她把周边都走遍。她很吃惊我为什么都知道每条路怎么走,我开玩笑说,方圆十里我都用两只脚走遍啦。很喜欢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发现真的很好玩。一个人看电影也蛮奇妙的,有一次在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原本以为会很丢人,没想到我旁边座位的那位也在哭,所以互相看一眼之后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就好像以前来图书馆都是几个人一起,现在我一点不习惯在学校还有几个人一起做事的,感觉很不舒服,一个很自在,想干嘛就干嘛,还能集中注意于自己的事情,没什么打扰的。
我不是不喜欢和人交往了,只是也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了,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有志同道合的人作伴当然很好,但是没有的话,一个人也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