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隔离见证前,需要了解下比特币的背景,在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当时在比特币尚未认可的情况了,中本聪为了防止有人恶意的交易,规定了一个块为1M并且为以后随着人们对比特币的认可,交易的增多这个时候块的容量进行扩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指导思想。但在中本聪隐退后,直到今天我们听说的比特币分叉,围绕区块1M的容量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比特币是利用区块链的技术,在每10分钟产生的一个区块上记录下当前的交易,但是在比特币越来越被认可的今天,大小为1M的区块迅速的被填满并一度的逼近临界值。这时候如果这个问题不去解决就会出现大量的交易被放在一个矿池里暂缓处理,从而导致交易的效率越来越低。于是比特币的问题,区块1M大小就急需处理,于是就有了隔离见证这一套解决方案。
隔离见证(SW)是比特币开发员PieterWuille在2015年12月于香港提出,一是为了解决比特币存在的安全漏洞另一方面是用与扩容。我们知道在比特币张三给李四的交易过程中,张三用自己的私钥取得比特币的拥有权并进行签名表面自己能够使用这个比特币,然后用李四的公钥进行加密表明这笔交易是给李四的,然后矿工进行验证后确认,最后李四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知道这笔交易的数量,这个模型就是(输入、签名、输出)在区块记录中这个签名信息占用了比较多的空间。而作为普通的使用者只需要知道这个货币是否可用即可,并不需要知道矿工处理的这个信息,于是如果能够把(输入、签名、输出)这个模型分割成(输入、输出)(签名)这个模型,那么这样原来一个1M区块就能够容纳2M的交易,而在一个UTXO里放一个指向这个签名信息的指针就行了。
隔离见证说白了就是把见证隔离开来,把块里见证的这个信息数据大小分离出来放到一个能够指明这个交易是合法的地方,大大节约块的容量。但这个并不能够有效的解决块的容量的限制,但是它能够缓解当前交易的交易限制,为以后的扩容争取时间。而我们去学习去了解比特币的技术发展,更有利于增加我们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