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又是什么呢?
需求1:找到生命的节奏
每个孩子有智慧,不如说每个孩子都有慧根。每个孩子都是拥有智慧生命的个体,这个生命很神奇,甚至是神秘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重和敬畏。
那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很多家长可能都会说是需要爱,是的,有了爱就有了一些,爱是永不止息的。那孩子除了需要爱,他还需要什么?我认为从小带给孩子有节奏感的生活,建立有节奏感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这份节奏感从胎儿阶段就伴随着孩子,出生之后也需要甚至一辈子都需要。
那什么是节奏感,比如我们小时候的童谣"一 二 三 四 五 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松鼠。"这个童谣也许我没连想都不用想张口就能唱了,在童谣里有着迷人的节奏,而这个节奏感就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必须的营养。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生活处处有着节奏感,可以这么说节奏无处不在。
需求2:没有意思 却有意味
很多时候大人会觉得小孩很"奇怪"这里有篇故事想分享给大家方便大家理解,有个小女孩有一双漂亮的鞋子,当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小女孩看到鞋子里有几只可爱的老虎正玩得非常开心,这时小女孩拿着鞋子给妈妈看,可妈妈说要把小老鼠送去喂猫。这时小女孩不但没有听妈妈话送去喂猫反而给小老鼠做了个窝,后来小老鼠的妈妈过来了 想把自己的孩子带回家,可是小老鼠却总不肯走。无论是小老鼠的妈妈跟小女孩妈妈是不是都觉得自己的小孩很奇怪呢?
这个故事叫小老鼠的一家,之前还被刊登在一本杂志上,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它同时也赋予了孩子们的童心和爱心,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有些人就批评这个编辑为什么不告诉孩子要消灭小老鼠反而教唆他们爱护小老鼠呢?这也恰恰反映了当时那个年代的很多成年人在懂得孩子的层面上是比较欠缺的。
曾经小孩们被当作缩小版的成年人,大人认为小老鼠是坏的,小孩也得认为小老鼠是坏的,我们姑且不去评判这个判断是否合理,但幸运的是有一些伟大的教育家经过几个世纪的潜心研究,已经形成了大多数父母认可的儿童观念,那什么是儿童观念呢?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周作人先生提出了一个儿童观念,那就是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儿童应该当作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父母对一个不完全懂得的生命,当他们表现得莫名其妙的时候甚至是做奇怪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安静的面对这种发现,如果有智慧的话可以适当配合一下那就更好了。这时当下的没意思,在小孩的世界观里却有点意思,甚至是非常有意思。
需求3:书里书外连接现实
亲子阅读的重点在哪儿?除了让孩子感受生命的节奏之外,还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份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亲子阅读必须是生命与生命的面对面,要面对彼此的喜怒哀乐。
伴随着亲子关系的发生与建立,育儿跟育儿的成功才有了根基。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家长们往往是居高临下的,他们想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把孩子拉过来教育一番甚至是教训一顿。但良好的亲子阅读却是父母和孩子的平等的沟通,相互一起探索书里书外的真实世界。
虽然我和我的丈夫平时都比较忙,但是我们也会尽量抽出一些时间来带孩子去户外的公园跟山林里,我们一起观察着水里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在草地上欣赏美丽的鲜花。同时为了让这种游历更加的鲜活,我们就会有目的给孩子选购一些绘本故事,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青蛙和蟾蜍,等等,都这些绘本故事让我的孩子明白了青蛙和蟾蜍的区别,哪些蘑菇能吃哪些蘑菇不能吃的基本常识。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然而每个孩子都有他固有的节奏,内在的节奏。比如我们在春天里播下种子,我们必须等到秋天的时候才能收获果实。我相信我们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永不止息的,我们要有耐心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大家觉得我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的话可以点个赞或打赏一下,支持我的下一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