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来信问这两句诗到底该如何理解,为何能够在今天指代“夕阳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诗豪刘禹锡的一首应和诗作《酬乐天咏老见示》。
乐天是谁?大名鼎鼎的白居易,白乐天。
刘禹锡和白居易两人同龄,同进士出身,都是文采飞扬之人。年轻的时候虽然没有混在一起,但是同样被贬谪起复,到老了,两人又同时闲居洛阳,交游唱和,往来频繁。
实际上刘禹锡的仕途启动要比白居易早,贬谪也更早,虽然两人年纪一样。刘禹锡在青年时期交游结党之人比白居易更高一层,他和韩愈、柳宗元往来,并结交王叔文,成为东宫太子党。太子登基后,立即使用这帮东宫旧人发动永贞革新,开始对付权贵宦官。因为时机不成熟,手段激进,又触动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唐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其它小团伙成员全部贬出京城,成为谪地司马,一共八人,即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而这一时期,白居易还只是校书郎,无法和政治集团中心的刘禹锡、柳宗元搭上话。也正是八司马被贬出京城后,白居易才开始崭露头角,尽展自己愤青的一面,用新乐府诗文运动将老权贵们得罪了一个遍,最终被贬为江州司马,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和方向。这段时间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是跟他感情更好的元稹。但是元稹死得早啊,所以临到老了,白居易反而与刘禹锡来往较多。
刘禹锡的性格要比白居易犟得多,绝不肯低头,在外流贬还过得挺开心的(至少诗文达观),学民歌,写《陋室铭》,像是一颗煮不烂的铜蚕豆,自顾自快乐地生存。这也导致他反复被贬二十三年,而白居易大概在江州司马任上三年,即转忠州刺史,又两年后召回长安,从此一路亨通。
巧的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的元和九年(815年),也正是刘禹锡、柳宗元被召回的同年,两人因此在路上相遇。但是随着刘禹锡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永贞旧人被认为死不悔改,又全部发放边远,刘禹锡开始贬谪二十三年的第二段漂泊仕途。
一直到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人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那首著名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正是出于此时的刘禹锡之口。
这首作品,我前面有过详细赏析,刘禹锡在应和诗中气势明显压了白居易一头。我们不讨论整体诗歌成就,单论名句应和,刘禹锡豪气天成,当得住“诗豪”一称。
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
因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依旧是两人唱和作品,而且虽然两人都已垂垂老矣,刘禹锡气势不减,心胸开朗,诗格仍然在白居易作品之上。
这种气势上的碾压,来自刘禹锡铜蚕豆般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个人性格,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疑在耿直的诗豪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诗豪是之谓大丈夫也,“在人虽晚达,于树比冬青”(另外一首《赠乐天》)。
也正因为如此,“莫道桑榆晚”这首作品,须得和白居易的《咏老赠梦得》一起来读才有意思,不过并不麻烦,因为晚年白居易的诗,那正是香山体的风格代表,言浅意深——虽然意不一定深,但是言一定是浅的。
两个古稀之年的老头,都有眼疾、脚痛,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写了一首诗送给刘禹锡(字梦得):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从格式上来说,这是一首平起不入韵的五言排律。
什么是排律?就是严格遵守平仄格律,十句以上的格律体。在平仄关系的延展下,需要一韵到底,并且除了首尾二联之外,其它联都必须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