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得好的美食类随笔,总是很愉悦的,只要不在深夜。
《旅行者的早晨》最初吸引我的一是仿佛童话插图一般的小女孩和熊的封面,二是看起来介绍的是我十分陌生有很有兴趣的俄罗斯美食。
而对于作者的不了解,让我想当然地以为,这会是一个年轻的日本姑娘一边旅行尝遍各国美食一边写下的。
看完不由得为自己的想当然感到不好意思。
米原万里出生于1950年,2006 年去世。小时候和父母在布拉格居住,后从事俄语翻译与写作。
书中主要部分分为讲俄国料理的第一乐章,讲童话传说神话相关料理的第二乐章以及和从料理看到的生活日常与人的关系的第三乐章。
开头是“序曲”,中间插入“中场休息”和“间奏曲”。
每章开头还会配上一小段食物相关的笑话或谚语。
虽然和我最初想的想去甚远,一篇篇看下来,也忍不住为她对食物的热情和爱还有执着所折服。
在这之前,食物相关的散文我只喜欢汪曾祺的。
和汪老那仿佛邻居家大爷喝着茶摇着蒲扇一边和你说起面前这碟子凉菜的风味来历不同,米原万里她是异乡人写异乡风物,又有不同的味道。
印象最深是《土耳其蜜糖的版图》。她在布拉格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吃到土耳其蜜糖,大赞好吃,苏联同学表示哈尔瓦比它好吃一百倍。在万里的央求下,同学再回来时果然带了一个小蓝罐来——“形状和大小与装鞋油的罐子差不多”——里面是蜜糖色米糊状的东西,只够每人吃一小口。至于其味道,书中这么形容——
“岂止是好吃,人生中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糖果。确实比土耳其蜜糖好吃一百倍,但我觉得做法应该是一样的。明明是第一次吃,心里却涌上一种势不可挡的怀念之情。将嘴里的东西嚼碎的那一瞬间,许多种坚果、蜂蜜以及香辛料的滋味奔涌而出,混为一体。”
以至于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万里一直没有放弃找到和当初品尝的哈尔瓦味道一模一样的哈尔瓦。虽然一次次失望,学到各种近似者的食谱,但是也始终没有放弃。终于之后在波赫列布金的《料理艺术大辞典(附菜谱)》一书中查到翔实的资料。关于哈尔瓦的起源传承,以及手工与工厂制品之间的天壤之别。
米原万里对美食的执念不可谓不深了。也能看出正宗的哈尔瓦在她心中是有多么好吃了。
(我看完这篇,忍不住淘宝搜了下,只有一家卖哈尔瓦,俄罗斯产,毫无疑问是工厂生产。评论里有个买家留言道:“看了《旅行者的早餐》才想买来试试的,味道普通。”)
不过“第三乐章”才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民以食为天“虽然是中国的谚语,但是我认为,食物在任何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地区中都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种植出不同的作物,继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又发展出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而人和食物的关系,也早已变得复杂许多。
例如《未知的食物》这篇中,通过在就餐时观察对方的饮食习惯,能看出你和这个人合不合拍。
”结婚后两个人每天都要一起吃饭,如果介意这些地方,肯定坚持不了太久。“
另外,也能通过一个人对第一次见到的食物的态度,能看出他的开放程度。书中是以苏联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举例,感觉也是很有说服力。
思乡也常常与食物有关。
人有五感,而一份菜肴,基本能调动人的所有感官,因此在记忆中能停留的时间也最久,回忆起来,也是最鲜活。
人在异乡,时间不长还好,呆久了,便十分想念家乡美食,如果身处气候条件恶劣的环境之下自然更不必说。
《西伯利亚的寿司》中,万里和一支采访队伍在零下五十度的西伯利亚呆了一个月。她和同事都十分想吃寿司,于是提议玩起了开寿司店的游戏。两个月后,他们回到东京,吃到真正的寿司,却又忍不住感叹——“果然没法和西伯利亚的寿司比啊!”
也许是当时环境太恶劣,也许原本就是想象比现实更美,不只是寿司。
最后,虽说我最喜欢第三乐章的内容,其实从有趣程度上来说,我觉得第二乐章更胜一筹。无论是家喻户晓或是从未听过的童话或传说,万里都能从中找到与食物相关的部分而后发散开去,然后洒上独门“调料”,制成一份只有米原万里才能作出的“料理”。
我想,每个人应该都能从这本书中或多或少地找到会心一笑的地方。只要你对食物还有几分好奇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