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忙,working poor,书里聚焦了美国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态。
书中写到摆在眼前的现实是:
“对于书中写到的大部分人来说,愤怒是一种奢侈。”
“在贫困的边缘,我们看清了贫困的深渊。”
“贫穷就意味着你无法保护自己。”
收入低,干的活多,给自己的时间少,于是投入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的时间就少。投入时间少,那在这个喜欢的东西上就不太会产生相应的能力,所做的工作又是非常忙的,于是就不得不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状况。如此循环,产生了这样的一种穷忙的现象。
这是个人层面。会看他们自己有没有想要取得的目标,有没有思考过生活的意义,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行动,有足够的决心去达到目标,也就是主观能动性是否足够强烈和清晰。那是不是要求他们进一步努力就可以改变了呢?
NHK做过一个纪录片《穷忙族》,里面就有提到。有的人即使已经很努力,也还是改变不了,还能要求他们进一步努力吗?这难道仅仅是个人目标、意义、能力和决心的问题吗?
很多人在贫困线上挣扎,当个人的收入增加改变不了现状的时候,说明消耗比收入多。那这些消耗是什么?显然还有另一个层面,那就是社会。 社会层面上,即使我们是一个人,我们也是属于社会的一员,更可况我们有自己的家庭,我们需要照顾好我们自己,照顾好家庭成员,赡养老师,养育子女,我们有我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于是当这些被照顾的对象出现状况时,在我们身上的责任就会加深。这些消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医疗保障、照顾老人。也就是医疗保障系统弱和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会更容易产生穷忙。
不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个别还是普遍?是发生在一个国家还是很多国家?是只有发展中国家有,还是发达国家也有?
答案都是后者。因为本书聚焦的就是美国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态。收入低,除了工作收入低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来源。 所以更进一步讲,还有第三个层面。美国那些IT人才,因为国外廉价的劳动力剥夺了他们本来的工作,没有了工作,所做的工作和专业能力不对口,成了穷忙一族。
回到这本书,“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到那些人得到人们的关注”。但也许这已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让人越忙越穷。纪录片最后说,
“穷忙族实际上是无视工作意义和价值的社会的产物。”
穷忙这个词好像被戴了桎梏,一旦被标签,似乎前途就迷茫不堪。外部因素固然有,但内在如何去转化,让意义和价值主导。这是不是鼓励创业的原因呢?还有斜杠青年的概念生根发芽,是想要用自己的剩余生产力逐渐掌握生活的主动性,创造更多的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富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