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任何事情的改变,都是由信念的改变开始的,信念变了,行为才会变,沟通才有效果。
B. 应用案例:昨晚吃饭的时候,女儿突然跟我说:“妈妈,对不起。在农场的时候我把你的手机(屏)摔破了。”“宝贝儿,半个月前的事,怎么今天想起来了?”“我没有说对不起。”生活中,我会经常言传身教做错事要说对不起,一些小事,孩子们是可以做到的。当她看到手机屏碎了的时候,内心是害怕的,我当时没有责备她,不想让她本身就害怕的情绪变得更加不安,没想到孩子在内心沉淀了这件事,当她可以面对的时候,她选择勇敢承担。
补充案例:孩子入学前,咨询了学校,咨询了朋友,选择了全托式,完全不理解三小时日制式的幼儿园有啥存在的意义。全托式费用虽然高点,家长省心,可以让孩子早日融入环境,我还可以工作。持续了近两年时间,疫情当前,突然变成在家办公了,孩子停学期间,发现其实家庭式陪伴成长也是蛮好的,有些学习更适合亲子间的传递,我开始萌生了换成三小时日制幼儿园的想法,没想到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先生的支持,我又去附近幼儿园咨询了一下,才发现这类幼儿园其实不比全托式便宜多少,但是功能却相差很大,参观了他们的校舍外加老师的介绍,我更有兴趣了,这可是我两年前完全不会考虑的选择。
C. 我未来一直用这句话来理解世界,不要急于关注行为,给自己或者来访者一些时间,等待心理状态的改变,后面的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如果我持续不断地去运用这条信念,我会感受到人的思维越来越开阔,眼界打开了,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格局越来越大,愿意尝试的新事物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