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生,初二。跟老师请假说去输液,结果二十几天不见人。通知家长,做生意没在家,爷爷奶奶年纪大管不了孩子。就委托朋友管孩子。今儿又旷课了。
班主任捞不着家长,很无奈。上交政教处。报告校长。三人都在教育她:
“你这样可不行啊,我们天天得操心,出了问题咋办!”
她站在那不吭声。
“你这种学生,老师都怕你了,三天两头这样,说你多少回了也不会改。”
她低眉顺眼还是不吭声。
“你来学校了就得好好哩,你看人家都多好,该跑操跑操,该上课上课,老是不来学会中?”这话没情绪有道理、挺温和。可她就站在那不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分辩。
咨询老师走近她,拍拍她蹭在衣服上的墙灰,低声跟她聊:“其实吧,你这样做肯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不对?”孩子抬眼看了一下点点头。“爸妈不在家,跟着奶奶过挺想他们吧?”孩子点头说“嗯”。
心门打开了,愿意去咨询室聊聊。聊到妈妈,聊到陪伴的话题,聊到孩子暂时没来学的原因,孩子止不住地掉眼泪,嘴角抽搐着。原来,班里的很多孩子总是对她指指点点,说东说西,孩子旷课是想逃离。
反思:1.盯着问题不一定有结果,关注眼前这个人才是必要的。2.谈问题就是变相指责,不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3.想通过讲道理解决问题往往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