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昨日科室几个小伙伴一起完成一项工作时,忙碌中大家一直感慨:要是L君在就好了。
L君曾是我们科室的“神笔马良”,不仅学习能力强,文字功底好,而且擅于团队协调,前不久调到公司机关,成了科室的一大“遗憾”。
今天和女儿谈到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时,和她提到自己社群班级里的刀刀,一个曾经是广西偏远小镇的小学美术老师,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只身一人去了大上海。
面对未知的挑战,不断挑战自己能力的边界,潜心打磨自己的“爱好”,终于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感: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羡慕L君和刀刀这类人,认为他们是不可稀缺的人才,他们成功的在自己的领域里展示了自己的价值。
说到“稀缺”,小的时候社会物资过于匮乏,应该说不论什么商品都是稀缺物品,记得给女儿说起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能天天吃上“大白兔奶糖”。
当时不论哪个商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商品,而且是“凭票购买”。
而如今不仅是商品过剩的年代,也是人才过剩的时期。
单位每年招工都会遇到一个岗位的求职者数百人,比考大学的比例高的多,以至于硕士生做本科生的工作,而一些本科生就很不好找工作。
在这样的环境下,看着大家都在干活挣钱,但只是挣了一份辛苦钱罢了,很多人一点儿特色都没有,随便找一个人就能替代他。
而也有些不同的人,有像科室L君一样的,在给单位打工的同时,也给自己打了一份工,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成科室里不可替代的;
还有像刀刀一样的人,干脆把自己倒逼一把,潜心打磨自己的技能,把握时机,让自己成为一个稀缺的人才。
思:
“稀缺”这个词来源于经济学,是看供给需求;而在个人成长和工作上,是看人才过剩。
查理芒格说,想要得到一件东西,首先是让自己配得上。年轻的时候与其不断跳槽追求高工资,不如先让自己有价值,让自己成为稀缺人才,不是在芝麻中争大小,而是想办法成为西瓜。
怎样才能成为“稀缺”人才?
从L君和刀刀身上我看到了几种特性:
首先是他们都是终身学习者。
L君大学毕业将到了单位,没有任何经验,记得他第一次写的公文材料里充满着学生的口语。从那时起,他的背包里都是单位的各种公文材料,公司的、集团的、行业的,从未间断过学习。
而和他同期来到大学生,工余时间谈恋爱、打游戏、看电影,渐渐都忽略学习,两年过去,他完全领先与他同期人一步,不仅在科室,在部门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其次是找到自己的特长“死磕”。
刀刀就是这样一个“死磕”自己的人,最初她也只是一个小学的美术老师,按她的话说,她也是一个绘画的初学者。
当她看中这一个方向后,每天除了吃饭,都在学习绘画,为了快速学会一个绘画技能,她甚至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
进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她的绘画水平完全是指数级增长,从业余插画师到专业插画师,再到开专业绘画室,不仅赚到了钱,让自己成为在绘画上有特色的人,也让自己更有价值。
最后是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刀刀是我写作社群的朋友,也是因为写作和绘画我们结下了友谊。前几天她突然对我说,她准备离开写作社群,潜心绘画,准备在绘画的路上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以前和L君聊天,在谈到部门的发展时,他都会问我一句:你觉得部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哪个环节上提供自己价值?能找到这个突破点,我们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优势。
现在看来,不论是L君还是刀刀,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他们为自己的未来已经做好了规划。
行:
这个社会的发展是快速的,如果你的工作或你的能力可替代性很强,在未来你将是遭到淘汰的第一批人,所以应该不断学习,不要被太多的琐事所蒙蔽,而是专注自己的核心目标,努力去追求无法复制的个性化。
正如L君所说,不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公司工作,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点,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