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花了将近一个月的空余时间才将这四部曲全部读完,那座混乱肮脏,充满暴力冲突的意大利旧城区时不时出现在梦境中,还有那群命运相似又不相似的孩子们。故事主要围绕着两个女孩的友谊与成长展开,从青年、壮年一路到老年,而她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是那么错综复杂,无论是彼此相伴左右的亲密时光还是分离两地互不相关的岁月,她们之间仿佛都被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连结着,从没有真正被切段过,也绝不会真正从彼此的生命中消失。她们之间既相互鼓励支持,照顾陪伴,又彼此竞争比较,嫉妒憎恶,甚至贬低诅咒。我甚至产生了作者真是女主人公莱农的错觉,故事并非虚构,却是深入骨髓,她真的想将自己与天才女友莉拉的故事记载下来,以待某一日莉拉会重新出现在眼前指责莱农没有遵守不可以写她的承诺,或是干脆钻进莱农的电脑里一顿篡改。
莉拉的形象从来都是透过莱农的眼睛而描绘出来的,她聪明伶俐,天赋异禀,有种清新脱俗的美丽,闪耀璀璨夺目的光芒,仿佛只要她想热心钻研一样东西,就总能做出与众不同的出色成就,令人惊叹。但她的命运又是如此坎坷艰难,在被剥夺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又遭遇不幸的婚姻生活,接着在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以失败收场之时自己带着孩子坚强活下去,在操劳的女工生活之余学习着计算机代码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在生活有了新起色时却意外地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莉拉是爱折腾的,不妥协不服输的,生命力顽强的,一次又一次,生活的苦难并没有真正让她失去好好活下去的意志,她总能找到出口。而这个意外失踪,是死是活都不明的女儿似乎彻底压垮了她,她不再努力工作,但重新进入图书馆读书,研究那不勒斯的历史文化和一切,总是在外面游走散步,直到有一天她也失踪了,从人群中消失。直到结尾处看到她寄给莱农两个儿时的布娃娃,告诉莱农莉拉还在世上的某个角落好好活着,只是不必再去寻找她的下落。
整本书以莱农的口吻叙述,清楚地看到了莱农纠结挣扎的敏感内心以及她的成长与脱变。从儿时起她就是那么暗自崇拜羡慕莉拉,希望摆脱瘸腿母亲在自己身上留下的阴影,总是那么害怕无意识中透露出自己的无知与浅薄,害怕说错话,害怕语调太高,害怕衣服穿的不得体,害怕自己没有真正的思想,害怕永远活在莉拉的阴影之下。尽管她的生活看起来要比莉拉成功顺利得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离开城区,与家族名声显赫的大学教授结婚,出书成为名作家,周游各地,似乎已经彻底摆脱了原生家庭与旧城区的影响,实现了现世意义里很重要的“阶级晋升”。但她似乎总是那个充满自卑,内心敏感脆弱的小女孩,过度地自省与反思,总是被不同的人和思想轻易影响改变,被他人的评价而左右。似乎直到和情人尼诺分手以后,似乎才真正与自己和解,有了清晰稳定的自我认知。
可在我眼里,莱农明明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心思细腻,观察入微,极富思想和创造力的女孩,与莉拉一样的有血有肉,努力改善生活现状的人。只是在莱农眼里,“莉拉是一个庶民,但她拒绝救赎。她拥有才智,但她没有利用它为自己谋福利,而像贵妇一样在挥霍着自己的才智,就好像对她来说,整个世界的财富都是庸俗的,而莉拉的才智是免费的。”相比之下,她自己的一生好像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我觉得这样的自我评价是过于自我贬低的,两者都是在自己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里努力生活着,只是选择不同,向上的姿态是一样的。
看到城区其他孩子的命运以及她们后代的故事,那不勒斯这座城区的仿佛影响深远,命运的轮回就在眼前循环往复,令人唏嘘不已。回首她们浮浮沉沉的这一生,生活总是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然后又会好起来,只是需要一天一天把日子过下去。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按莉拉所说“意义就是一段段黑线,就像虾子身体里的屎”,也就是毫无意义,可有可无,只是这样生活着就好。想到自己总是在追求所谓生活意义的过程中痛苦不堪,倒不如洒洒脱脱将眼前的生活过好,尽可能去体验,感受,思考,记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