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对于读书产生天然兴趣的记忆是小学时候的语文课本。那个时候文化书籍匮乏,没有很多知识刊物出现,身边唯一能出现的就是偶尔小伙伴手中的小人书,最容易接触到的反倒是有图有画有故事的语文课本。自己的新书发下来,总是迫不及待的翻看精彩的,翻看完后又找弟弟的语文书交换看,那时候眼里的精彩不过就是有故事有段落的章节,那种新鲜感自今还留在脑海里。
都说原生态的家庭会延伸到每个人今后的婚姻世界观,为人处世价值模式中去,我想是会的,一定会的。我们生长在怎样性格和价值观的家庭中我们无从知晓,只有在那个具体环境中呆过,而后来成人以后懂得反思反省,才能看清一路的脉路痕迹来。
学生时代的我,被父母强行安排每天早上6点起来背课文,除了老师要求背的,不要求背的也要背,每天一新的小段落,背熟了才能吃饭上学。那个时候贪睡的我真的觉得这么早起床是件很苦的差事。后来发展到背英语,为了让我们专心应付课本上的知识,父母把我们喜欢的内容丰富的小学生报给停订了。这个事件,在我现在看来都是极其错误的作法,无异于秦王焚书,相当于掐断了我探索精彩世界的一扇小窗户,以后在很长一段时光里,我都消极抗学。也正是因为在整个不得不背读生涯里,课本上鲁迅先生的文章段落很多,哪些字字句句在熟读以后,也入了骨髓,因为对父母作法不满,因为跟同学发生小纠纷,都很及时的用上了鲁迅先生字里传透出的个性和生出一模一样的傲骨来,就是现在遇到极端的事,这骨子里的傲气倔脾气也没改过,这也大概就是那个读下去的书给我的养分之一吧。
开始快要高中毕业了,也跟所有同龄人一样,大量阅读三毛作品,席慕容的诗,所有关于爱情的模式从那个时候开始铸成,怀春诉愁的情怀也从席慕容的文字中找到,到后来学习书画专业,又开始接触到一些美学书籍和系统的美学原理,也开始慢慢形成我现有的审美观念,其间,也读过一部分经典中,长篇小说,人物传记等,大多以西方文学为主,平等的人生价值观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形成。再到后来,读的长篇经典书籍越来越少,短而精题材的杂志书刊,心灵鸡汤代替了名著,先前的《读者》,后来的《女报》《知音》等杂志伴随我走过了好多年光阴,其实,在那个时候读书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相信书中的世界是存在的,相信书中哪些正义的力量,相信哪些进步的人文情怀是崇高的。而到后后来,读书的选项越来越功利,开始选择一些经济方面的通俗读物,满足我们对财商的需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缓慢的节奏中醒来,开始适应身边快速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的生存现状。我们不得不紧盯关注眼前的这个世界,网络和互联网通讯的高度发展,让我们每天的信息量成倍增加,读得最多最方便的是电脑,手机里的电子版或语音版读物,我们在充分享受新生事物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会不会偶尔也怀恋那些带着墨香,当初曾给我们生命带来感动和快乐的安静读书时光和纯净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