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大家对这句诗一定都不陌生,写这首诗的人正是陶潜,陶渊明。他是"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的,但又似乎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愁怅而独悲?",陶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一个人的成长总和周围的环境有关,因为人是拥有社会性的动物。所以,我们会从环境的互动来分析一个人的特点。
陶渊明的童年时期是丰富且多彩的。诗中说他"性本爱丘山"。也就是说,他小时候便喜欢接触道家和自然,而且当时的世风是清谈盛行,这导致了他喜爱读道家的书。但是,这并不是一种完全固定的本性,而是一种偏好。而他的家庭是没落贵族,家中人的思想丰富,他家里有人建功立业,也有人类似于隐士,喜欢偏居山林。所以也让陶渊明受到了儒家教育,他对儒家诗书同样有兴趣。
而到了少年时期,陶渊明立下了儒家志向,他想要经世治国,正如他所写"少时壮且力历,扶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实现自己的志向,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他读到的书,和他生命本身的原力对他的影响。
但是,立下志向之后,陶渊明多次经历了出世和入世的过程,一直在官场和归隐之间徘徊。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他的志向可以说是不坚定的,这是多方互动的结果。首先在世风方面,当时政局混乱,司马家,桓家和刘家互相争权,并没有哪方是绝对正义,值得陶渊明效忠的。而且"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很多人因此就算当官也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无法推行政策。清谈之风盛行。这可能导致不知向谁效忠,无法当官,或者当官后无法做事,让陶渊明的志向有所动摇。
而且陶渊明出生没落贵族,可能此时,他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百姓的愁苦,像杜甫那样"为人民深深的痛,过那样苦的一生"。
更何况陶渊明的本性是热爱自然和道家,在志向受挫的情况下,自然会想到归隐,去过自己的生活。
既然不停地有所失望,为何陶渊明还要在这一段时间内不停的做入世的尝试呢?
首先,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正如他诗中所说"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其次,就是他放不下一颗挂国之心,而且有才 ,依旧有儒家读书人的满腔热血,想要立己达人,无法完全不为百姓和国家关心,又看着时间一下一下流逝,自己却什么也没做。
这就是他的矛盾所在,实现不了志向,无法忍受官场,回到田园又挂念国家,只能喝酒消愁,不断来回往复。
而在经过了这段时间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代表了他的态度。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以及"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陶渊明决定归隐,回到山林。从这以后,他就再也没有选择当官。
或许,是因为世风的混乱,实在已经让陶渊明失望,他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实在无法实现志向。或许是因为本性又终于把他带回"爱丘山",把他带进道家之志,他实在不想违背本性,只愿遵从自己的心。
而他在归隐之后写过很多表达悠闲的诗句,比如"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再比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最终,在这样的环境下死去。
回望陶渊明的一生,在我看来,他这一生和无数怀才不遇的人一样,在早期有愁苦。但是,他精神上始终有自己的坚守。他永远不为了官职 钱财去读书,而是沉浸在本身。在不断犹豫的那段时间,痛苦纠结,顽强的保持着坚守, 同时想要实现志向。后来归隐田园,虽生活艰苦,有"草盛豆苗稀"之句,但是,却"愿无违",在这样的地方,他保持着自己的精神,忘却无法实现的自信,乐在这样的环境中,用自己的"清"面对着生活,似乎"傲"又不"傲",傲在始终不肯屈服,只是精神的坚守从儒家变成道家。不傲在却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法,乐得自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陶渊明也是一种洒脱,是一种面对人生的态度。
最终,辨析一下陶渊明所多次提到归隐的环境。陶渊明所归隐的是田园,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道家所说的山林。这从他的《桃花源记 》中就能够看出,他所渴望的是一个有序的人人自食其力的村庄。这是老子所说的道家,有序,但并没有完全脱离世界,一切无为。为什么陶渊明不选择一个完全脱离世俗的地方呢?
因为陶渊明不舍得。他渴望着人间的温暖,所以他想来到田园这样的一个地方,是道家治世方法的实现,是他能始终保持自身精神 的地方。
总结来说,我认为陶渊明于我而言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同时是一个渴望快乐,自由的生命。他的每一次纠结都使人能感同身受,这样的一个生命,在本性和世风之间冲突着,他的志向坚定而又不坚定。最终,选择了本性,也不再纠结,向着自己的愿而去。
或许世风不同,这样的生命会有不同的选择,成为那个在朝廷中实现志向的人。但是,这样快乐和自由的生命,最终选择这样的方式,做到了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