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任务是为每个具体的人提供帮助。在第一节课中,我把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分成了四种:定位、关联、接纳和改变。我认为,这个学科无论怎样发展,解决的仍然是这四个问题。
到了这个专栏的最后一节课。先要感谢你,听到这里的每一位同学,感谢你在这一年中的陪伴。我在一年前承诺的目标,带你对心理学这⻔学科做一次全景式的概览,现在也可以说一声:“不辱使命”,四条线索,八个模块,重要的知识点我都带你看过了。
可是,心理学这⻔学科的学习,到此就完结了吗?还没有。你大概也会有感觉,心理学是一⻔并没有固定范式,仍在蓬勃发展中的年轻学科。每一年,都有新的理论体系和流派不断涌现。也许十年之后再看,会发现那时候心理学的格局跟现在已经大不一样。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一条基本的原则不会变,就是课程一开始提出的,心理学的任务是为每个具体的人提供帮助。在第一节课中,我把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分成了四种:定位、关联、接纳和改变。我认为,这个学科无论怎样发展,解决的仍然是这四个问题。
所以最后一节课,我想回到这四个任务,在做总复习的同时,再带你完成一个目标,就是梳理几条在未来学习心理学时,你可以持续使用的思路和方法。
定位
我们先从定位开始。未来,你在定位一个心理现象时,要把握一个基本趋势,就是从静态转向动态。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静态的定位,就是用固定的概念,划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比如人格、情绪、防御机制、认知图式。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概念,让我们在描述一个现象时有更丰富的术语可选择。但请记住:无论这些术语有多精准,你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变化。
我们做个假设:未来会流行一种新的人格测验,有一组全新的变量,把人分成不同类型,测过的人都说太准了,你该怎么看待这个知识呢?
你要记住:人是会变的。一个人这一刻表现出某种特点,在其他时刻,又会表现出其他特征。所以,要用动态的思路去定位一个问题,具体到操作上,就是要学会提一个问题:人在什么时候会变得不一样?一般来说,人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从环境⻆度,一个人跟外界的关系不同,他的表现就不一样。你可能还记得,从功能主义到建构主义,再到社会心理学,心理学越来越倾向于用环境来解释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比如,一个人上班时吃苦耐劳,回到家就往沙发上一躺,那他是勤快还是懒呢?我们没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他随着环境产生了变化。
所以,你在界定问题时,要多想一想场景、⻆色、他人的互动,是否都参与了这次塑造?这样,你的视⻆就打开了。
再说时间⻆度。我们中国人说:“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发展心理学也证实了,大多数心理特点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人的一生则会呈现出阶梯式的成⻓。这意味着你学习到任何一个新的概念,都不要急着对号入座,“我就是这样”,要记得加一句:“我在现阶段如此”。你可以暂时保持这种状态,可这不代表未来一直不变。
总之,静态的定位就像在“铁口直断”:你是谁,你就有怎样的特点。但这未必是全部的真相,你需要同时想象出变化的可能。而学习心理学不是给自己贴标签,而是摘掉标签,看到更多可能性的过程。
关联
心理学的第二个任务,是在不同变量之间建立关联。而变量间关联的方向,往往会从单向的线性关系,转向多方向的循环。这是什么意思呢?
线性关系的意思是,A导致了B,两个变量一前一后发生。比如一个人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成年之后对工作也不满意。从线性关系⻆度可以说:过往经历决定了⻓大后的成就。但问题在于:以前发生的事注定无法改变,是不是现在的状态也无法改变了呢?
这时候,如果看到循环关系,就不存在这个障碍了。就说最简单的循环关系,也就是两个变量不分先后,A维持了B,B反过来也在维持A。我们回过头看刚刚的问题,虽然过去的经历虽然早就发生,但这个人现在还在强烈懊恼上学时的成绩,可他越强调小时候的挫败,对现在的工作能力就越缺乏信心;反过来,当他在工作中碰壁时,又会进一步强化过去的痛苦记忆。这就是循环,两个变量构成了相互维持的体系。
你可能会想:这么一来,循环不是更难打破了吗?恰恰相反,循环关系有一个特点,从任何一方面入手,都可以切断这个链条。在这个例子中,他既可以把童年经历关联到更积极的结论上,比如;“小时候学习不好,所以擅⻓应对逆境”;也可以给工作遇到的困难建立不一样的归因,比如:“工作不顺,是因为我对自己要求太高”。这样一来,他就有了更大的改变空间。
今后,当你学习到不同变量的关联,都可以用这种思路,看看变量之间是如何相互维持稳态的,而不是一⻔心思寻找单一的“罪魁祸首”。
接纳
接下来说第三个任务,接纳,也就是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心理特点,承认自身的局限性。它既承载着古老的哲学思想,也是当代心理学受到建构主义和后现代心理学影响的一个重要的叙事趋势。
为什么说接纳这个课题很重要呢?因为我们很容易有一个思维惯性:一学到新的心理学结论,尤其是那些负面的结论,本能的反应就是去刻意改变。
我们做个小的思想实验:《美国医学会杂志》在2022年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研究,确认了中⻛的⻛险与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相关。听到这个结论时,你现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猜,很多人会心里一紧,觉得,我现在压力就很大啊,怎么办!
可是,我们都知道,压力并不是想降低就能降低的。与其如此,不如先接纳自己的状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你就可以更有意识地觉知自身状态。
过去我们处在压力状态下,是无知无觉的,它会自动破坏我们的身心健康。现在意识到了问题,你就提醒自己:“以后我要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压力”。请注意,觉察到你的状态就够了,不用急着改变什么。如果太焦虑,反而会进一步增加压力。
这是我们拿到心理学结论的时候,最简单的应对方法,你就先“看着”一切发生:有意识地看看有负面情绪时,它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什么时候会升到最高点,接下来怎么回落。如果你太累了,那就有意识地让自己吃点好的。如果发现一份工作频繁让你产生高压的状态,就去考虑它是不是适合你。
这也是前面课程讲过的一条线索,叫做有意识的反应。它和心理的自动反应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自动反应是快速的,它在后台运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不能自主选择,只要你可以更慢,更平和地观察内在是如何反应的,哪怕不刻意进行任何调整,也让你拥有更高的可控感。正念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一直在讲,接纳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如果发现难以改变的问题,也要积极地、有意识地去了解它。你对它的了解越深,觉察越细,问题就有更大的安置空间。
改变
紧接着就到了最后一个任务,改变。学到任何心理学知识,你一定会思考:“它如何让我,或者我身边的人,变得更好?”我对此有一个提醒:人是改变的主体,不是客体。什么叫主体?主体就是主动地说“我要改变”的人;而客体就是被动地接受改变的人。
你可能会想:接受改变,不就是自己主动的愿望吗?这有什么可区分的?但你想想异常心理学讲过的,所有的“异常”和“干预”都会受到所谓的权威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这个具有某种权威性的学科,就可能会影响你被改变的意愿。所以,当你未来在应用这些成果时,别忘了做一个自主的判断:“这是我想要的吗?”
我举个例子,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的药学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优化了抑郁症的神经生理模型。他们研发的药物,在小鼠身上给药两个小时后,就可以有效缓解抑郁。这项成果意味着抗抑郁药物研究的重大突破。也许再过几年,市面上就会出现更安全,起效更快的抗抑郁药。
但是问题来了:有了这么方便的药物,以后在生活中感觉到不开心,是不是直接吃药就够了呢?
这时候,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就很关键了。你要想清楚,我只是想消除抑郁情绪变开心,还是需要换一种生活状态?抑郁作为一种情绪,也许是在提醒你:情绪是一时的,背后的原因是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那你要做的其实是改变生活状态。只是,不要一不开心,就想着如何用药物让自己开心。那会让你逐渐失去自己的判断。
其实,任何改变方法都只是工具。心理学越发展,工具箱也就越丰富。但越是这样,越需要你认清自己: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希望做出哪些改变?
你要自己决定行动的方向,心理学的工具才会更自如地为你所用。
现在,恭喜你,你已经正式完成了这⻔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前,我想问你两个问题
第一,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想想心理学在哪些方面给你带来了帮助?是让你变得更好,还是更接纳现在的自己?
第二个问题,请给未来的生活立一个flag。太远的未来我们无法预料,就从一个三年计划开始吧。你希望在未来三年,做成一件怎样的事?然后想想,心理学可以从哪些⻆度帮助你完成这件事?
最后,我以一个祝福结束《心理学通识》这⻔课程。祝你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可以持续从心理学和其他学习中获得你需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