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赏析宫西达也的作品。主持本次读书会的海荣提议,说说各自对宫西达也什么印象。我没什么印象。压根就没思考过这个。这也是为什么我书读的多,却读不懂、不明白的原因。想想,这对于绘本的文作者、绘者、制作者来说,误会可谓不小。
读得多却读不懂,确实是一种很尴尬的现象。过目即忘,又何必相识一场!究我自身原因,总结起来,有两点:
一方面,认为我是读给孩子听的,我是为孩子读,所以我的任务是把字音读准,同时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技巧上,注重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把绘本演绎好。把绘本变成了读本。
另一方面,觉得孩子才是感受绘本的主体,我只是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绘本的辅助角色,我的体会不重要,孩子感觉好才好。把共读变成了陪读。
殊不知,读绘本的人对绘本的感知力,也深深影响着听绘本者。体悟不深,也可能没法把绘本演绎好。呼吁有相同弊病的家长,我们一起来改改。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一是,共读之前还是要先读上几遍。扩充下阅读范围,比如了解下不熟悉的作者,创作背景等,不要局限于绘本本身。二是,分题阅读。这里的“题”,即图书的各种分类依据。可是同一作者的系列作品,也可是反映同一主题的不同作者作品。视共读阶段等实际情况而定吧。三是,阅读反馈。问自己而不是问孩子,“这本书讲什么了”,“我读后的感受是什么”等。
“学而不思则罔”呀!孔老人的话,该听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