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六月的天气,但是从窗外飘进来的还是凉风。靠在三楼的窗旁,看着楼下的人或急或缓地走着,他们的欢笑与悲哀与我无关。我只看我的书,写我的字,想我的所想。
再一次拿起《围城》又是不同的感受,只因为现在临近毕业,各种事情压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的惆怅。是选择留在小县城安安稳稳地做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是去大城市里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城里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婚姻如是,职业也是如此。看看每年报考教师编的人数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多么想进入这个“牢笼”,而“牢笼”里的人却想拼命逃出来,为安稳的生活寻找一丝生气。
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到一篇评论写着韩寒写的内容多少有些钱钟书文章的影子,看过之后才发现确实如此。其中的嘻笑怒骂,其中的各种讽刺,原来钱钟书先生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围城》的序里面钱钟书先生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的妻子杨绛,以至于朋友发朋友圈说原来钱钟书先生是个喜欢秀恩爱的人。
在杨绛先生的《我们三》中可见他们之间的亲情,一点一滴都融入生活之中。只是他们的女儿却比他们早走一步,从来白发人送黑发人都是最可悲的事。杨绛先生送走了自己的女儿,又送自己的丈夫,所有的痛与悲伤都落在了这样的一个老太太的身上。她选择了将他们的事记录下来。
《围城》里各色的人,一些人在一个旅途中就活了。比如小气的李梅亭,比如王美玉,比如和仆人阿福有着不明关系的寡妇。就像赵辛楣说的那样一个旅途可以认清一个人,而一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深情的赵辛楣,他爱了苏文纨二十几年。在见到了他的“情敌”方鸿渐时,处处针对他,苏文纨却乐得自在,这样的女人太过聪明。在赵辛楣结婚后,他仍然对苏文纨念念不忘,在苏文纨请求他的帮助时,他义无反顾地去做。庆幸赵辛楣没有娶到苏文纨。
苏文纨最后为什么会选择曹元朗?是因为他的才气?是因为他会写诗?还是因为苏文纨享受被捧在高处的感觉?苏文纨的诗只有曹元朗懂得,曹元朗能够按照苏的各种要求去做。而方鸿渐不会。
看到赵辛楣、方鸿渐,范懿和刘东方的妹妹四个人从汪家做客出来的那段真是有意思,范懿希望赵辛楣和她一起回去拿落在汪家的包,而方渐鸿为了挽救赵辛楣假意说自己的帽子也丢了,他自己回去拿回了范懿的包。有方鸿渐这样的朋友,赵辛楣真是赚了。
因为汪太太的眼神有苏文纨的影子,所以赵辛楣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因为和汪太太的关系被别人发现,他选择了离开学校。汪太太到底爱不爱赵辛楣不知道,但是对于汪应该没有爱情,他们之间有着年龄的差距,还有性格的差距。汪曾说他死了之后快点投胎然后再来娶汪太太,汪太太对此嗤之以鼻,她希望快点摆脱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