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说来惭愧,学生时期写作文的时候这句话引用过无数次,其实一直都没有读过《围城》。
一直知道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近代文学有名的两座城,今天总算是有有心拜读了《围城》。
前两天一直在说读一本书花的时间,大约是两三个小时。那么我读这本书的时间没有计算,大约前前后后有一周的时间。
这就好像是吃饭,有汉堡之类的简单快餐,也有宴席之类的隆重中餐。有的只需要十几分钟搞定,有的却需要好几个小时。
并不以此来评判一本书的好坏,只是宴席有宴席的吃法,快餐有快餐的滋味。存在既是合理的,多尝试并没有什么不好。
一开始读《围城》大约是受到《摆渡人》的影响觉得节奏慢。方鸿渐(围城主角)坐个轮船、撩个妹居然用了整整一章来刻画,轮船的仓位,轮船上各式各样的人,跟主角发生关系的人物长相性格对话。真是细致啊,不禁觉得拖沓。
越往后读却越觉得有趣,原来作者的主角绝不是方鸿渐而已,那看似拖沓的描述其实是一副舒展开来的画卷,像清明上河图那样,将民国时期的国家面貌活生生的展示在眼前。随着方鸿渐的迁徙移动一幅幅的展开。规模宏大,刻画却精细。
所以常常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有时候看快了,还要回头来多读两遍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味来,要不说中文是最厉害的呢,能驾驭文字的人也就更厉害了。
举个例子来说,”不幸的是,科学家和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备,总有一天可以明白的分开‘老的科学家’和‘科学的老家’,或者说‘科学老家’和‘老科学家’。现在还早得很呢,不妨笼统称呼“。
这段科学家来科学家去的,我真的读了三遍,才觉得这段写得是极好的,讽刺那些打着科学家的幌子招摇撞骗的”科学老家“真是妙不可言。
这大概就是名家名著之所以流传的原因吧,他们写东西有大情怀,动则浓墨重彩细细雕琢,值得细细咀嚼,慢慢消化。在淘汰选择上,时间这把标尺才是最无情又最公正的,经过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一定还不错。
写到这儿莫名的想起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描写的钱钟书先生。那个在生活上笨手笨脚的先生是把所有的才华都聚集到笔尖了,驾驭不了生活却能驾驭文字,上帝真的是公平的。
我想很多朋友应该是已经读过《围城》了,不知道你读到的围城是怎样的?与我可能大不相同,我想当我再读一遍的时候也会跟现在读到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