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9日晚是“坚守课堂,一起观课”的第6期活动。本期观看的课例是苏州吴江区教研室徐国荣老师执教的六上《好的故事》,课例之后是有薛法根老师与课例相对应的专题讲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单元的整体建构》。
恰巧我也是上六年级语文,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记录我的观课体会。
一、课堂处理的同与不同
(一)对难理解词语的处理
同:我们都关注到了本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在一些难理解的词语上,都结合现在的意思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不同:徐老师在这个环节中做得更到位,比如他采用了师生合作读的方式来理解词语。他读文章中难理解的词,学生读现在的意思,这么一对比读,学生这些词语的理解明显比我自己课堂上学生的理解更深。此外,他还让学生看词猜意思,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无形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词语的理解,这样的处理方式比老师直接呈现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进行识记更能体现“学”的意义。
(二)对相关资料的处理运用
同:这篇文章非常难懂,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费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和徐老师都运用到相应的资料,比如文本创作的背景资料,课后的“阅读链接”中的资料,希望能借助这些资料降低这篇文本的理解难度。
不同:这篇文章采用的是“现实-梦境-现实”这样的构式,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时候,主要借助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创造时的社会背景,从而能理解文章开头与结尾“昏沉的夜”以及这一个“好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当时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理解到这个程度,作为老师的我以为这节课的目标已经达成了。对于资料的运用,也是先入为主式的,框住了学生,让学生一读到“昏沉的夜”就知道有什么象征意义,一说到“好的故事”就知道象征着什么,似乎有了一种定式。
而今在徐老师的这堂课上,我看到老师并不给急于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象征意义,而是不断地品读这个“好的故事”,反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昔日记忆”与“梦中所见”中的景物,揣摩作者真正想要表达什么,让学生不断地去感受,不断地去接近文本,不断地去接近作者鲁迅。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如果说“借助相关资料”是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手段,那在什么时候呈现资料才能够最有价值,我觉得也是非常值得考究的事情。在这节课上,对于“课后阅读链接”和文章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这两份资料的呈现,徐老师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用意的时候才呈现的,是在品读重点句子,比如“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不在小船里了。”在品读这些有一点象征意义的重点句子之前才要求学生阅读资料的,我觉得徐老师对资料呈现在时间节点的把握上,是这一堂课的点睛之笔。当时观课到这里的这时候,我突然就明白了,资料在这里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我的困惑
本篇文章课后有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美丽,优雅,有趣”是这个“好的故事”总的概括,在我的课堂上,是借着这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梦境,来体会这个梦境中诸影诸物的“美丽,优雅,有趣”。这一节课中徐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来朗读感受这个梦境中的景物,这实际上也是在感受这个“好的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但是徐老师却从来没有点到这一句话,对此我是觉得有点困惑,为什么老师不直接点这一句话呢?是老师觉得没有必要还是别有用意呢?
三、我的收获
其实在听课的时候,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还是停留在理解课文内容,停留在引导感受文本的文学性的层面上。在听了薛老师和后面王老师的总结点评后,我理解了本单元的大概念是多角度认识鲁迅先生后,我就认识到之前自己对这一堂课的处理的视角是狭隘的,那时候的处理,着重点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文本,而非创作文章的鲁迅先生,听了老师们的讲座和点评后,有种格局被打开了的感觉,那种收获感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