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蜜在朋友圈上写的段子,全是迷糊蛋老妈和聪明蛋孩子的故事,十分有爱。比如,儿子监督老妈写作业看书,不要看手机。比如儿子教育妈妈,天空红通通的烧起火来,并不是天上真的失火了,而是火烧云,进而给老妈讲讲什么是火烧云,怎么形成的。
迷糊蛋老妈被科普以后,十分高兴地发朋友圈宣传自己的迷糊—让我十分欣赏。老妈是真的迷糊蛋么?恰恰相反,我真的觉得我这个闺蜜在教育孩子上十分了得。
因为我理解的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发掘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有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多的要求,削弱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所以,即使是好学生,常常也是依靠自制力在学习,并非出于本心。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好学生,毕业了以后就停止学习的原因。
而发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让孩子开心的学习,进而终身学习,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现在的时代,知识更迭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发展日星月异。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被囚禁十年后,出来到这个社会上是什么样的状态,未来的十年,科技的进步程度,一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所以,如果少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就会固步自封,倘若固步自封,怎么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立足?
我闺蜜的做法其实在鼓励孩子的这种主动学习的意识。她不自觉地在行为中给孩子留漏,让孩子发现,在孩子指出时,对其大加赞赏。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赞赏,就是对他原有学习成果的验证,也是对他行为的一种鼓励和反馈。
玩游戏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就是因为它有及时的反馈机制,得分,闯关,最后失败或获胜。教育也是一样,倘若孩子从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学习的成果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他一定会十分乐意继续学习,继续验证。
我见到很多焦虑的妈妈,所以我闺蜜这样的妈妈很少见,也很值得珍贵。很多焦虑的妈妈,都是完美主义者。对于孩子的问题零容忍,要求很高。有一个地方做不到,就各种焦虑,觉得孩子的将来就要毁了,灾难化孩子的任何一个小缺点,对于孩子的缺点,比对自己的缺点还难以接受。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中,就会充当教练的角色,一旦做不好,就惩罚,一旦惩罚失效就无助,一旦无助,就焦虑。孩子就像在一个大树下生长的小草,没有光线透出来,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直到小草厌烦到停止生长。
而我闺蜜这样的人,对孩子会始终报有宽容的态度,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都善于发现,然后动不动给孩子一个印象:你比妈妈做得好,妈妈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这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这么厉害?
同样是大树的话,这样的大树妈妈给孩子留下了空间,让光线透过它的枝桠照耀下来,让小树得到充分的阳光和水分,得以生长。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反馈,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实践-反馈,这个过程中,孩子兴致盎然,自然而然天性得到舒展,自然热爱学习,母子关系也更加融洽。
最后说一点稍有伤心的事,我的这位闺蜜,现在德国,所以呢,教育环境与国内的妈妈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国内的大部分妈妈,被裹挟在焦虑的妈妈群中,很难独善其身,这也是我们所有妈妈的挑战之处—现实的中国教育现实就是,孩子有太多的课堂作业要做,根本没有或者太少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没有足够多的场景让孩子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但是我想,道理是一样的。给到孩子适时的鼓励和反馈,适当的示弱,给孩子发挥的空档,是我们每一个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只有放下完美主义,接纳孩子的缺点,帮助他认识到并改进,而且看到改进并鼓掌,则孩子才会有不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