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学思想在魏晋以前是儒家占统治地位,一直强调弹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工具,过分屈从于政治需求,严重束缚了艺术的发展。
魏晋时期突破了这种束缚,嵇康提出了“非汤武而薄周孔”,在诗歌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在《琴赋》中高唱“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竟然想与列子作伴遨游太空。嵇康这种大胆的艺术追求,和同时代借酒佯狂的阮籍以及弹奏“无弦琴”的陶渊明,共同营造了思想活跃的魏晋风度。
此后,琴坛出现了《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玄默》、《忘机》等反映道家思想的作品,出现了更多反映文人清高自持、淡迫名利、崇尚自然等隐逸思想的作品,如《梅花三弄》、《渔歌》、《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等。这些作品逐渐形成了琴曲作品的主流,魏晋风度的开拓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