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老师是越来越后现代了吗?
看到了李松蔚老师分享的一个案例,摘要如下:
有一个来访者,来谈的问题是每天的注意力都被手机分散掉了,想知道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提高工作效率。
李松蔚老师的内心戏——“这个问题可不好办,提出这些问题,代表他已经进行了很多无效的尝试,积累了挫败的经验。他回应这些挫败的方法,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看做了‘有些问题的人’,同时把咨询师当做了救命稻草,期待建议和指导,他只要照做就好”。(把问题和人分开;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李松蔚老师的回应——“好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正向表述,不去探究问题成因,聚焦解决)
李松蔚老师的内心戏——“这话有好几层意思,一是别把希望放我身上,我也靠不住,(咨询师身后一步的陪伴)只要靠你自己试,这样,他的角色就变了,从有问题的人变成了要解决问题的人;(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有的来访者听到这里可能就慌了,怎么能靠我呢?我是没办法才来的啊!那么,没关系,你是做过一些无效的尝试,这也是实验的一部分嘛!(失败的经验也是资源)说出来咱们来看一看听一听,这样,他就重新变回了自己的主人。(把主导权交到来访者手里)”
来访者回应——他好几次尝试用意志力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克服不掉,觉得自己糟透了。
李松蔚老师的分析——从实验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说明用意志力克服的方法对他没有用。没有用怎么办?换一种嘛!(无效改变,有效继续)这不是一句废话,它做了一个智慧的转换,是方法没有用,并不是人没有用。看到这一点,我们就是就事论事的,是对方法做判断,而不是对人下结论,方法很小,人事儿就大了。方法怎么改都可以,人改起来就难了。而我们的日常习惯是指向整个人的,他试图克服克服不了,说明人有问题,问题跟人挂上钩,就麻烦了,他就会陷入羞耻、恐慌、对自我的厌弃......这些感受可能反而导致他更愿意逃到手机里,好让自己难受的时候感觉好一点,而所有试图帮助他的行为,都在加重他的自我怀疑。(问题是问题,人是人)
李松蔚老师的回应——放松,朋友,您是在做一个实验,只是多积累了一条数据而已,这种方法不适合,以后不用就是了,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那我们就在试图克服玩手机,导致越玩越多这个方法后头划一个×,接下来试试别的,比如不克服,敞开玩,看看效果会不会反而好一点。(有效继续、无效改变)
来访者:不克服,敞开玩儿昂?
李松蔚老师:是啊,反正也只是一种方法,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呢?大不了跟之前一样,没有效果呗!不妨试一下,做个记录,看看如果对自己不那么苛刻,敞开玩,最多可以玩多长时间,可以玩到地老天荒吗?说不定晚上一段时间,自己觉得没意思了,回到正事中了呢。(家庭作业)
来访者:您不是开玩笑吧?克服没有效果,顺其自然反倒玩得更少吗?
李松蔚老师:我也不确定,实验嘛,结果不理想那就再想别的办法呗!(有效继续,无效改变)
李松蔚老师的分析——这又隐含着什么意思呢?错了没关系,错误可以让我们学到新东西。(失败的经验也是资源)反正你不试永远不会知道。别光坐着想,去做点什么,做了才知道轻重。人只有这样那样动上一动,就比不动好。问题不是被冥思苦想的人相通的,更像是被一点点行动溶解的,试一种方法没用,根据结果做一点调整,再试,再调整,在反复试错和迭代中,人在成长,问题也会失去原处的形态。(开始行动的一小步,形成滚雪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