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牡丹亭》汤显祖
故事发生在南宋,南安杜太守千金杜丽娘养在深闺,因一曲《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与之相会,丽娘便在这幽幽梦中爱上了这个书生。
醒来后杜丽娘就此害了相思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将其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
杜太守不日升迁,委托好友替其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有位名叫柳梦梅的书生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
原来是杜丽娘的魂魄,去往柳梦梅的梦中和他再度幽会。柳梦梅通过丽娘的指引掘墓开棺,最终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私定终身结为夫妻,前往临安。
杜太守得知女儿坟墓被掘后,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杜宝以为女儿已死,何以有女婿,并以柳生假冒罪名,令人拿下押往临安侯审囚禁。
后杜太守证实小女确实死而复生了,柳生就是女婿。但杜却认为这是是鬼妖之事,请奏皇上,灭除此事。金銮殿里,诸事纷扰尽诉,皇帝感慨二人的旷世奇缘,于是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非常的离奇不实和匪夷所思?
因而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记中写道: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意思是说:
情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且以往而深,活着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如果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也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
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表面的说法。
人世间的事情,并不是都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像杜丽娘这样与人梦中相爱又死而复生的事,从理的角度,一定是没有的,可是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不存在呢?
“之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相信所有人都有共鸣。感情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发现的时候,似乎已经不能回头了,再听到“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之至也”一句时,竟有些痴了。
《牡丹亭》一戏,也许就是因为它的匪夷所思,显然汤显祖对于“情”的理解是超脱的。也许很多时候以为自己是个局外人。看着看着,一旦到明白的时候,才知已成这戏中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