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降温了,天气又回到了零度左右的寒冷状态。蒙蒙细雨洗刷了空气中的灰尘,给我带来了跑步的好天气。今天继续跑步。
昨天晚上王美女过来给我送书,还带来了吴美女跑步的信息,引发了我内心的小波动。
吴美女比我小一岁。这个跑步小白,在意识到自己身体稍微发胖的时候,立马就启动了跑步瘦身。她是披肩长发大长腿,一直保持着窈窕身材。吴美女不仅是我、也是众人心目中的榜样。
她列了每月100公里的小目标,我会给自己列什么目标呢?我的小目标是每次跑5公里,养成跑步习惯,以后不再纠结跑与不跑。
以前我会在跑步和健身、跑步和读书之间摇摆。后来一想,如果把跑步作为每天例行公事,就和打扫卫生一样,时间久了,还会有什么难度呢。
时间挤一挤总会出来的,就看你最看重什么了。把最看重的事情放在第1位去做。
离开职场后,逐渐平静,人生迈进了另一个阶段。夕阳西下,要欣赏美景,要保持人生韵味,健康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曾经在医院陪护父亲,看到有103岁的长寿老人,也有70多岁的老两口同时住院治疗的情景。
曾经叱咤风云的老革命们,都有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隔壁病床的那位94岁老人,每天都要吃一个在微波炉加热后的西红柿。
我曾在茶水间里碰见照顾的护工。她说,这是老爷子的习惯,一辈子没改过。
当然,吃西红柿并不是唯一能让人健康的食品,而是这中间透露出一种信念,一个习惯:他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
当父母不关注自己身体的时候,孩子也会深受其累。当父母重视健康的时候,对孩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
有位朋友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她有高度的责任心,教学之事不迁就不凑合。当她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以及繁杂的行政事务的时候,就少了关注自己的身体。
前几年,不到50岁,她就得了高血压,肩周炎,遭遇了手指骨折,膝盖骨痛等病痛。包括前两天体检发现的肝部囊肿,也让她心情变差。
她说最近放寒假了要去外地陪孩子。儿子已参加工作,是一位码农。她说孩子电话里说两天只吃了一顿饭,最近太忙了。
当妈的放心不下,不顾自己还在发低烧的状况,买了车票准备去照顾儿子,春节前一同返家。
朋友的身体原本可以通过寒假休息调理,但她又顾及孩子,只能忽略自己了。
我看到了什么呢?赞叹她的无私,又心疼她没有打造出金刚之身,也没给孩子做出爱护身体的表率。
这样漫无目的的发散思维,是我在跑4公里的时候头脑中闪现的。
1公里的时候很轻松。运动App报数说用了6分40多。
自我检查一下,除过在天桥上上下台阶慢了以外,更多是自己跑步的腾空有点高了,身子没有向前冲,而是有点左右摇摆。赶紧调整跑姿。
2公里,注意了跑步姿势,迈步更快了。
3公里,觉得累了。但配速超过了前面2公里的速度。
四公里,我的思想开小差了,就想到了以上吴美女、王美女、李美女的那些事儿。
5公里,还有余力,还有一段距离。练习了3次20米的加速跑。别小看这20米,对心率的快递提升能力也是一种检验。
最后一公里,也是今天最快成绩。这种满意度的记忆,促使着我下一次继续欢乐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