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咨询一定要杜绝为了学习而学习
放下在学校的学习模式,去生活里找例子加深理解
哈喽,大家好,我是聆听安宁心理咨询师柳洋,新的一天你开心吗?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关于“学习”这件事儿。
学习这个东西啊,真的让你又爱又恨。我要分享给大家的是关于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大部分人都上过学,也都在学校读了不少的书,有些你记得,有些早已烟消云散了,为什么?
因为没用啊,因为我们读了很多东西用不到生活实践中去,时间久了,头脑中曾经存在的图示也会逐渐的淡化,用进废退嘛。那我们学到的1+1=2,还有床前明月光怎么还记得呢?每天在念叨啊,数字,你再生活中多少得算一笔账,床前明月光还记得大家把它改成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每天都在传,都在说,时间久了,已经将它唠唠刻在脑袋里了,随口而出,对不对啊,这就是已经把意识性的东西装进了潜意识,下意识就能反应出来,这是长期重复的结果。
那么我们忘记的哪些知识呢?生活中不经常用,甚至除了刚开始学的时候背过一点,后面压根就再也没有接触过了,那么这些东西自然记不住,也用不出。
所以,你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学的东西得用才能记得牢固,如果你学的东西没用,你不会用到生活里,那么你记是记不住的。当然,这里不乏有一些“人才”,背书滚瓜烂熟,但也仅限于背而已,生活上一塌糊涂,这样的人可能会是应试教育的“人才”,但一定不会是社会实践的“人才”。对于书呆子式的读书嗤之以鼻,因为它失去了最本质的读书的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了装逼?为了赚钱?为了考大学?为了找份好工作?
都不是,装逼、赚钱、考大学、找工作,这些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这些背后的东西,生活更幸福嘛,对吧。怎样生活更幸福呢?身心健康,有钱,有权,有人······那怎样有这些东西呢?你得有能力啊,有见识啊,有丰富的经验啊,你自身的能力得达标啊,是吧。那这些能力从哪儿获得呢?——成本最低,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读书。
我们读书的意义是增长见识,就是博闻强识,我们读书为了什么?——有用啊,实践啊。
你说你读的书不能帮你增长见识,不能让你变得更好,反而让你更懒散沉浸幻想,那这书大可不必去看,如果你读的书不能用于生活, 不能用到时间的生活中去,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把书本的知识换了一个地方储存而已吗?何必呢,百度存的多好的,是不是。
如果不想着把知识用于生活,不能运用,不会用,那你就不会读书。
不仅是平常人,想要学习心理咨询的人更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个社会人你更应当如此。
在学校我们是被动的接收者,我们每天做题模拟,每天应付考试,但是现在你出入社会了,你要学习心理咨询,你要成为一名职业的会做咨询的心理咨询师,那么你就不能再像学校里那样去学习。
第一,时间不够。你作为一个社会人,时间本就紧张,而且心理咨询师也不是轻轻松松速成的,需要你耐下性子花个至少3-5年的功夫去打磨的事情,你的时间更紧张了,那你就不能像学校那样,读读书,丰富丰富知识。你现在的一个学习理念就是“什么有用学什么”。
第二,心理咨询师的一些基础内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但是理论化的东西不好理解,而且你不可能直接讲给来访者,那你就得用生活中的例子去解析,去对照,这样来访者如果出现类似的情况,你就知道什么问题,而且当来访者问你相关问题,你也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去简洁明了的传达清楚意思。不需要讲太多的专业理论,因为中国来访者的特点就是对心理学不敢兴趣,你讲了太多人家不懂得,人家就觉得你这个咨询师没有效果,那么这些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而且我们的老师也经常告诫我们“要用来访者听得懂的话去做咨询”,那么你的这些例子,话语就更得接地气了,如何才能接地气呢?就是从生活中去总结,去实践。这些理论都是高度凝练的,都是从生活中去总结概括的,那么我们学到了前人的经验,我们得用自己的方式运用于生活才算是真正的理解,这才是我们读书学知识的目的,就是有用,能用。
有学员问马老师:我想做些题,刷些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 马老师回复:
如果你想加深理解,就不要再看书做题了,大家现在一定要放下在学校里的那种学习观念和学习模式。做题还是加深的理论,如果要加深的理解,去生活汇总照例子。找到几个生活里的例子,再找几个历史故事中的例子,你就已经加深理解了,大家一定要始终想的是落足与生活。(大家可以看下图)
所以,我们要是学知识,一定要想着怎么用到生活里,而不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搬到了头脑里存着,放着,也不用,只是占内存。那样的话其实你读了再多的书都没用,因为你已经失去了读书最本质的东西。
我就是学一点就想着用一点,上手比较快,不管是从事心理咨询这个职业还是其他行业,只要你保持这个学习理念,其实都能很快的适应环境。所以,我今天想把这些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将所见所闻所学运用于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好啦,今天的分享到这里,能说出这些内容也是马老师不断地提醒我们一个结果,我也会积极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