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曾经作过一首诗,就是四句偈: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1句的无善无恶,所以说是一个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心的状态,是心的本体,是心最初的样子,因为没有外界环境的污染,没有世俗的侵扰,所以他的心就像一面光洁无瑕的明镜一般,并且照映出来的事物也是没有扭曲的,而第2句的“有善有恶意之动”,是源于你的私心,私欲,外在的思维,而第3句的“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你的意念一动,就有了善恶,就有了善和恶之分,如当我们看到玫瑰花很美,有一些人就会产生一种想法,就想要去摘它,去占有它,但是还是有一些人认为,只有玫瑰花长在树条上才有它的美好,意识到了,如果摘了他就会摧残了它,而如果我们这样想的话,这也就是我们的善,这也就是良知了,总之,我们只要有意的动,就会有善恶之分,最后的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后一句说的是为善去,恶就是把恶去掉,保留善,也就是保留他本来的样子,而这也就是格物,但是在这个时候的格物,是与当时朱熹的格物是不同的,而动物呢?他们只是生物性,无价值意义上的判断,而在目前天地万物之中,只有人拥有价值意义上的判断,动物它只是本能性的,比如说在一个非洲大草原上,一只羚羊看似非常开心的喝着水,但是却时时警惕着,害怕突然来一只狮子,有了一点的动静,就害怕的跑了,而动物这也是被自然环境约束着的,所以人是超越了本能,有人之为人的最高自由,这,就是王阳明的观点。
但是,王阳明的弟子王畿和钱德洪就有了不同的观点,王畿它是顿悟,认为人一开始就是无善无恶的,所以做渐修的过程之中,一直也都是无善无恶的,人的心是一直都不会变的,而德宏是建修,他认为人一出生虽然是无善无恶,但是在世俗的侵扰之中,人的这个心就会变得有善有恶,而德宏的观点也是一个渐修的过程,认为要把明显的污垢擦掉,王畿是保留,而我也是更认同要把善保留,把恶去掉,要建修才能做到儒家的传道,王阳明先生也告诉钱德洪,不要总是建修而因此失去了本体,但是也是要有一些建修。
而其实王阳明的观点,与王畿的渐修,还有钱德洪的渐修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说先生是他们两个的一个结合,王阳明的是,渐修与顿悟是并存的,王阳明是有渐修的过程,并且也有顿悟的过程,建修可以自己把握,比如说王阳明说的“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些都是一个渐修的过程,而颜回也可以说他做到了知行合一,因为他非常的努力,做到了渐修与顿悟。
而这也就是王阳明与弟子们的天泉证道了。